【栽培】折耳根栽培技术( 二 )


5、施肥:施足底肥是取得高产的基础 , 每667㎡施有机肥2500—3000kg , 过磷酸钙50kg , 硫酸钾25—30kg , 折耳根用肥以氮、钾为主 , 对磷的用量较少 , 特别是钾肥对根茎的形成和香味的提高尤为重要 。
6、栽培管理
①除草:折耳根出苗后 , 及时除去杂草、折耳根病株及弱株 , 保持土地整洁 ,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同时在株行间松土 , 但不宜过深 , 浅耕即可 。 一般封行前 , 中耕除草2—3次 。
②肥水管理:追肥根据底肥施肥量及植株长势而定 。 前期生长缓慢 , 在幼苗萌发至封行前 , 追施尿素8— 10kg/667㎡作苗肥 。 在茎叶生长盛期需肥量较大 , 可追施复合肥10—15kg/66㎡ 。 每采收一次 , 可少量追肥一次 。 为提高人工栽培折耳根的香味和产量 , 在其生长中后期进行叶面追肥 , 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液2—3次 。 折耳根喜湿润不耐干旱 , 因此干旱时要注意浇水 , 保持土壤湿润 , 确保其正常生长发育 。 雨季注意排水 , 忌厢面积水 。
③摘心去蕾:对地上茎叶生长过旺的植株 , 要进行摘心 , 抑制长高 , 促发侧枝 , 并进行培土护根 , 促进地下茎生长 , 保证茎粗壮白嫩 。 去蕾可减少开花消耗养分 , 促进地下茎生长 。
④轮作:因折耳根经济效益好 , 一些农民为了省力 , 播种后连续种植 , 造成了土壤结构破坏 , 肥力下降 , 病虫害发生严重 , 产量下降 , 甚至绝收 。 采取轮作模式 , 特别是水旱轮作 , 可有效防止连作障碍 。

【栽培】折耳根栽培技术

文章插图

病虫害防治
折耳根本身带有鱼腥味 , 抗病虫害能力较强 , 较少发病 。 但目前老种植区出现有白绢病、紫斑病 , 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等病虫害 。
1、白绢病:主要为害植株茎基和地下茎 。 播前用50%多菌灵800倍液对种茎浸种消毒;发病初期 , 发现病株带土挖除并销毁 , 病区施生石灰消毒 , 周围植株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灌根 。
2、紫斑病:当植株发病率达20%时喷洒3%多氧清水剂或78%科博(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 , 隔7—10d喷1次 , 2—3次 。
3、小地老虎:播前及时去除田间杂草 , 消灭部分虫卵和杂草寄主;当为害株率达10%时或虫口密度较高时 , 用40.7%乐斯本(毒死蜱)50mL溶解在1L水中 , 然后均匀拌入5kg切碎的鲜菜叶 , 傍晚均匀撒于地里;或用90%晶体敌百虫0.25kg对水3kg , 拌2.5kg切碎的新鲜青草或糠皮 , 傍晚均匀撒于田间 , 诱杀成虫 。
4、斜纹夜蛾:当幼虫为害率达25%时 , 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等进行喷雾 , 10d一次 , 连用2—3次 。 对于成虫 , 可利用糖∶醋∶白酒∶水=6∶3∶1∶10加适量敌百虫配制成毒液于田间诱杀 。
【栽培】折耳根栽培技术

文章插图

采收销售
折耳根采收时间没有严格限制 , 可分批采收 。 鲜吃叶和地上部的 , 折耳根生长25d后就可采收 。 叶部含有20%挥发油成分 , 含鱼腥草素(癸酰乙醛)和锰元素较多 , 凉拌、煮汤营养丰富 。 采收地下部时 , 先将地上部割去 , 分级捆扎鲜销或晒干可作为药材销售 。 割去茎叶后,收获地下根茎 , 用稻草或其他遮蔽物盖上 , 减少失水 , 将地下根茎清洗过后 , 分级捆扎 , 上市销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