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选自哪里( 二 )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 。 二十来人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
3、原作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在19世纪的世界文坛堪称首屈一指的优秀作品 。 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
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文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 。 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 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 。 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

《七颗钻石》阅读答案爱让小姑娘获得了毅力,不怕千辛万苦,为妈妈四处找水【我也初中,自己想的】
七颗钻石整篇文章六年级上册语文书内《穷人》是第三单元的第九课的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伟大的俄国作家 。 出身贵族家庭,早年接受典型的贵族教育 。 1851年参军,不久开始创作小说《童年》 。 1856年退役后两度出国游历、考察 。 1863年起用六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后来又写成《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著名作品 。 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心理描写逼真、细腻,语言质朴洗炼,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巨大影响 。

托尔斯泰晚年常常住在莫斯科,冬天亲自用雪橇运水、劈柴,做鞋匠手艺 。 他长年坚持体育锻炼,天天散步、做体操,七十岁还能轻松地滑冰,七十五岁热衷于自行车运动,年过八十仍能骑马飞奔 。 1910年10月,因厌恶剥削生活与妻子产生矛盾而离家出走,不幸患上了肺炎,11月7日逝世于一个小站 。

托尔斯泰重视儿童读物 。 他曾创办教育杂志,出版了《启蒙课本》《新启蒙课本》和《俄罗斯读物》(1~4册),共有三百多件作品 。 作品语言规范、浅近,篇幅大多短小,故事生动有趣,寓意明显而富有教育意义,像《李子核》《狼来了》,已为全世界儿童所熟知 。 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七颗钻石》也是他写的 。

《穷人》的写作背景《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 。 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 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 。 《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