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1820系列功放良心点评配置区别,测评就看这一篇【入门级功放推力如此强劲】

Cinemaster影音大师致力打造“7+1”全宅智能影音娱乐解决方案 。
客厅是家庭娱乐生活最集中的地方 , 影音大师的落地式、挂壁式、入墙式等多种影音解决方案为您提供其乐融融的休闲时光 , 更注重“设计与音响”的完美融合 。
ATI全新推出的入门级1820系列功放推力很猛 , 力大无穷 , 家庭影院音频系统就最需要这种类型的功放

AT1820系列功放良心点评配置区别,测评就看这一篇【入门级功放推力如此强劲】

文章插图
说到ATI这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功放品牌 , 在外国被形容为“Pure American Muscle” , 意思就是“纯正美国肌肉” , 而类似的形容还有“American Muscle Car”(美国肌肉车) 。意思就是告诉你 , 这种车在性能上追求高马力 , 高扭矩的特性 , 开动起来不但动力澎湃 , 而且加速度也快 , 跑得快 。同理 , “纯正美国肌肉”意思就是指这台功放在设计以追求大功率 , 强大推动力作为目标 。
推力是靓声的基础
AT1820系列功放良心点评配置区别,测评就看这一篇【入门级功放推力如此强劲】

文章插图
功放的作用就是驱动音箱的 , 必须有充足的驱动力来驱动音箱 , 这才是好声音的最基本条件 ,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而ATI的功放向来以驱动力而著称的 。不过 , 话说回来 , 到底ATI功放的驱动力达到什么水平?如果以同样的价格定位 , 同等功率输出的情况下 , ATI的功放就有很强的优势 。我倒是记得有次在一个朋友家里听他的系统 , 他就用AT3002立体声功放来推Dynaudio“至尊”音箱 , AT3002在他的系统里面属于最便宜的一件器材了 , 然后再配上一台好的电子管前级来搭配 , 再加上多次的线材调整 , 最终出来的声音表现让人相当惊喜 。
根据功放类型和输出声道进行划分
AT1820系列功放良心点评配置区别,测评就看这一篇【入门级功放推力如此强劲】

文章插图
【AT1820系列功放良心点评配置区别,测评就看这一篇【入门级功放推力如此强劲】】ATI的功放在设计上有两大 , 一类是使用A/B放大线路的 , 一类是采用D类功放模块的 , 而且同一个系列里面有声道输出版本的区分 , 就好像上文说到的AT3002就是立体声版本 , AT3007就是7声道版本 , 不同版本之间的性能差异不大 , 只是输出声道数量不同罢了 。玩HIFI的 , 一般会使用立体声版本 , 用电子分频的话会选择4声道、甚至6声道版本 , 家庭影院就就肯定是5声道、7声道为首选 , 要求全景声就在原来基础上再加声道数量为双数的功放 。
追求强劲的推力
AT1820系列功放良心点评配置区别,测评就看这一篇【入门级功放推力如此强劲】

文章插图
最近 , ATI推出全新的入门级1820系列功放从1800系列的改进过来 , 输出功率比原来增加了20W 。在设计上 , 它们也同样按照声道数量来划分版本 , 从2声道立体声到7声道 , 一共6款 , 输出功率清一色的200W(8欧姆)/300W(4欧姆) 。我想这样的输出功率也能足够驱动大部分的音箱 , 而且在大多数的家庭环境里面也是足够有余 。例如 , 在一个20~30平方米的客厅里面推一对小落地音箱是没多大问题的 。作为“肌肉型”的功放 , 1820系列功放的推力很猛 , 力大无穷 , 家庭影院音频系统就最需要这种类型的功放 , 往往能推出震撼无比的声音效果 , 如果应用到纯粹的2声道HIFI音响系统 , 或许发烧友更在意声音的细腻度 。对于有经验的老烧来说 , 他们通常会给这类功放搭配一个电子管前级 , 组成一个“前胆后石”的完整放大器 , 正所谓“前级出声 , 后级出力” , 有电子管的温暖音色 , 又能保留ATI强劲的推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