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栾树的苗木培育


一 栾树的苗木培育

文章插图

栾树又称大夫树、灯笼树, 为无患子科栾树属树种 。 栾树为落叶乔木, 树形高大而端正, 枝叶茂密而秀丽, 春季红叶似醉, 夏季黄花满树, 秋叶鲜黄, 入秋丹果满树, 是极为美丽的行道观赏树种 。 栾树适应性强、季相明显, 是理想的行道、庭荫等景观绿化树种, 也是工业污染区配植的好树种 。
生物学特性
形态学特征栾树高达15m, 胸径最大可达1米;树冠近圆球形, 树皮灰褐色, 细纵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 有时部分小叶深裂而成不完全的2回羽状复叶, 小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 先端尖或渐尖, 叶缘具粗锯齿, 近基部常有深裂片;叶片表面深绿色, 叶背有时沿脉有毛;6~7月?开花, 花小, 金黄色, 大型圆锥花序, 长可达30cm左右, 着生在枝条的顶端;8~9月果熟, 果实为蒴果, 中空, 外面有像纸一样的三片果皮包裹着, 每片果皮三角形, 整个果实像小灯笼一样, 一串串的圆锥形灯笼果挂满树冠, 灯笼果未成熟时淡黄绿色, 远远望去黄果满树, 成熟时褐色, 冬季落叶后还在树上悬挂着 。
生态习性栾树是一种阳性树种, 喜光、稍耐半阴;耐寒(黄山栾较差);耐干旱和瘠薄, 也耐低湿、盐碱地及短期涝害 。 深根性, 根强健, 萌蘖力强, 生长中速, 幼时较缓, 以后渐快, 适生性广, 对土壤要求不严, 在微酸及碱性土壤上都能生长, 较喜欢生长于石灰质土壤中 。 抗风能力较强, 可抗零下25℃低温, 对粉尘、二氧化硫和臭氧均有较强的抗性 。 病虫害少, 栽培管理容易 。
栾树适生范围广, 原产于我国北部及中部, 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 为我国温带、亚热带树种, 多分布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及平原, 最高可达海拔2600m 。
以播种繁殖为主, 分蘖或根插亦可 。
【一 栾树的苗木培育】观赏特性栾树春季观叶、夏季观花, 秋冬观果, 目前已大量将它作为庭荫树、行道树及园景树, 同时也作为居民区、工厂区及村旁绿化树种 。
同属其它常见种质资源
栾树属有五种, 我国产四种 。 北方常见的一种栾树亦称北方栾树, 华北分布居多 。
黄山栾树另一常见的分布较广的栾树为黄山栾树(var.intergrifola), 又名山膀胱、全缘叶栾树, 主产江南, 中南西部地区 。 落叶乔木, 小枝棕红色, 密生皮孔 。 小叶7~9片, 全缘或有稀疏锯齿 。 花黄色 。 蒴果膨大, 入秋变为红色 。 黄山栾树主产安徽、江苏、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 多生于丘陵、山麓及谷地 。 喜光幼年期稍耐荫 。 喜温暖湿润气候, 肥沃土壤 。 对土壤pH值要求不严, 微酸性、中性、盐碱土均能生长, 喜生于石灰质土壤 。 具深根性, 萌蘖强, 寿命较长, 不耐修剪 。 耐寒性一般, 适合在长江流域或偏南地区种植 。 病虫害较少, 生长速度中上, 有较强的抗烟尘能力 。 其耐寒性不及栾树, 但顶芽梢较栾树发达, 故假二叉分枝习性没有栾树明显, 因此较易培养良好的树形 。 黄山栾树因其生长速生性(当年播种苗可长至80~100cm, 3年至5年开花结果)、抗烟尘及三季观景的特点, 正迅速发展成为长江流域的风景林树种 。 而栾树因幼年生长较慢, 树形也较差, 近年来在园林应用上不及黄山栾树 。
复羽叶栾树复羽叶栾树分布于我国中南、西南部, 落叶乔木, 高达20m, 花黄色, 果紫红色, 二回羽状复叶 。 8月开花, 蒴果大, 秋果呈红色, 观赏效果佳 。
秋花栾树秋花栾树是栾树的一个栽培变种, 落叶大乔木, 高达15m左右, 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乡土树种 。 主产我国北部, 是华北平原及低山常见树种, 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 叶片多呈一回复叶, 每个小叶片较大, 8月至9月开花, 易于与栾树区分 。 枝叶繁茂, 晚秋叶黄, 是北京理想的观赏庭荫树及行道树, 也可作为水土保持及荒山造林树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