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雾在哪里教案,《雾在哪里》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第19课《雾在哪里》教案含反思内容来自用户:郭开新
《雾在哪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 , 会写8个生字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
3.知道有雾的时候 , 不同的场景会有怎样的变化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雾的神奇 , 知道有雾时是怎样的情景 , 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 感悟大自然的奇妙无穷 。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 朗读课文 , 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
2.在朗读课文基础上 , 能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
一、猜谜听故事 , 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 , 像烟不是烟 , 风吹轻轻飘 , 日出慢慢散 。 (打一自然现象)
2.根据学生回答 , 板书:雾 。
3.看动画 , 听故事:听了这个故事 , 你觉得雾怎么样?(淘气)
4.揭示课题——雾在哪里 。
二、初读课文 ,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 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 注意标点的停顿 。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 读准音 , 记住形 , 不明白意思的字词可以提出来 。
2.指名分段读课文 。
3.师生点评并正音 。
4.思考:雾到了哪里?把什么藏起来了?(相机板书)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 。
2.文中说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 为什么这么说呢?2.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19《雾在哪里》第一课时教案内容来自用户:沁水白荷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
19《雾在哪里》(第一课时:识字教学)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 , 拼读不认识的字 。 (课前预习:自己读课文 , 圈出生字 , 标出自然段序号 。 如果课前没有布置预习 , 课堂上就在这个环节圈出生字 , 标出自然段 。 )
2.学习13个生字、生词 , 其中“于、岸、切”和“淘”做到“音、形、义结合 , 字、词、句联系 。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
3.用足够的时间 , 多种形式在语境中复习巩固生字字音 。
4.正确书写“于、岸、切、散、步、久”这6个字 。
5.教给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猜读认字的方法;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 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读13个生字 , 正确书写6个生字 。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 揭示课题 。
1.雾弟弟今天又偷偷溜下来 , 他会跑到哪里去玩了呢?齐读课题(指导读出问的语气) 。
2.雾是一个生字 , 我们一起读两遍 , 观察“雨”字头 。
3.你还知道哪些“雨”字家族的成员呢?
老师总结:“雨”字头的字大多与水或天气有关 。
4.师:生活中 , 你见过雾吗?欣赏几张图片 。 出示课件 。
5.师:雾到底在哪儿呢?我们赶快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 , 拼认生字 。
1.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 , 把自然段都标好了吗?
2.出示自读提示:小声地自读课文 , 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 , 注意读准字音 , 读通句子 。 注意:以上环节一定要留充足的时间让自己学生拼读 , 自己认读 。 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读 。 个别抽读 , 同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