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蝉的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黄蝉的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黄蝉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煤烟病
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 , 包括煤炱菌、新煤炱菌等多种 。 其无性阶段多为散播烟霉, 。 病菌以表生菌丝体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 , 并以介壳虫分泌的蜜露为养料而繁殖 , 借风雨及介壳虫活动而扩散 。
初期被害植株枝干部分或者大部分呈黑色 , 患病处被黑色霉菌覆盖 , 手摸上去有粘滞感 。
患病后期叶面黑霉可部分剥落 , 叶片黑白斑驳 , 染病严重的植株光合作用受阻 , 长势不良 , 叶子提前掉落 , 观赏价值大大降低 。
防治方法
【黄蝉的病虫害与防治方法】植物要处于通风的环境中 , 保持空气的流通 。
一旦患病 , 可以喷施40%速扑杀乳油1000-3000倍液 , 或40%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 , 或25%优得乐(扑虱灵)乳油2000倍液(对介壳虫 , 若虫期喷稀液) , 或喷50%抗蚜威乳油2000-3000倍液 。
黄蝉的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黄蝉的虫害及防治方法
红蜡蚧
黄蝉红蜡蚧属同翅目、蚧科(或称蜡蚧科)害虫 , 寄主范围十分广泛 , 是危害黄蝉主要害虫之一 。 以雌成虫和若虫刺吸黄蝉枝、叶的汁液 , 致黄蝉营养不良 , 长势衰弱 , 开花结果受阻 , 甚者可致黄蝉枝条枯死 。
黄蝉红蜡蚧1年发生1代 , 以受精卵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 。 翌年5月、6月间为越冬雌虫产卵盛期 , 卵产于体下 , 产卵于体下 , 产卵期长达月余 。
初孵若虫经一定时间爬行后固定于寄主上取食 , 一般固定6小时开始泌蜡 , 经15天能形成星芒蜡被 , 一旦形成蜡质层后再去进行防治 , 防治效果就不太理想 。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 , 在红蜡蚧发生的初期 , 及时去除虫体 , 或者剪去多虫的枝叶 , 集中销毁 。
园艺防治 , 加强对黄蝉的修剪 , 改善空气流通和光照条件 , 会减轻黄蝉红蜡蚧的侵害 。
黄蝉的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