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窦性心动过缓怎样治疗,什么叫窦性心动过缓怎么治疗


窦性心动过缓怎样治疗 平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窦性心律失常
郭卜乐 CPO生理健康网

窦性心率失常是指激动仍然起源于窦房结, 但其速率及节律有所变异的一类心律失常 。 有如下几种:
(1)窦性心动过速:窦房结自律除极的频率增加, 超过正常窦性心律的上限, 即成人超过100次/分, 儿童则高于相应年龄的正常范围, 即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
(2)窦性心动过缓:当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分时, 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 窦性心动过缓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
(3)窦房结暂停:窦房结在一个或多个心动周期中不能产生冲动, 以致未能激动心房或整个心脏时, 称为窦房结暂停 。
(4)窦性心律不齐:指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激动所引起的心房及心室的节律改变, 称之为窦性心律不齐 。
(5)窦房传导阻滞:窦房结发出的激动, 不能通过窦房结与心房肌组织的连接区, 便称为窦房传导阻滞 。

什么是窦性心律失常??
窦房结是心脏搏动的最高“司令部”, 那么, 正常的心脏必须有正常的窦房结, 正常的窦房结具有强大的自律性 。 凡是由窦房结发出激动所形成的心律总称为窦性心律 。 窦房结的频率每分钟60~100次, 但有25%的青年人心率为50~60次/分, 6岁以前的儿童可超出100次/分, 初生婴儿则可达100~150次/分 。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1)P波在Ⅰ、Ⅱ、aVF、V5导联直立, aVR倒置 。 (2)P-R间期大于0.12秒 。 凡是由于窦房结自律性改变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称为窦性心律失常 。 影响窦房结自律性改变的有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及窦房结自身的因素, 但主要的因素是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两种, 只有少数情况下窦房结自律性的改变是由于窦房结本身的器质性损害引起 。 在神经因素中, 主要是迷走神经的影响, 其次是受交感神经的影响 。 因此, 在情绪激动、体力活动、餐后及发热时均可引起心动过速 。 同样, 一些体液因素也能影响窦房结的自律性而引起窦性心律失常 。

什么是窦性心动过速, 其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当一个人处于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的状态, 或由于过食、吸烟、饮酒、喝茶、饮咖啡、害羞、惊吓、发热、贫血、缺氧、感染、出血、脱水、休克、心力衰竭、低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急性心肌梗塞、疼痛或使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因素的影响, 窦房结发出的激动频率就会超过每分钟100次, 这种心律失常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可见于生理的或病理的情况 。 日常生活中, 可以说每个人都曾发生过窦性心动过速, 因此, 窦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 当一个人刚刚完成一次剧烈活动, 这个人的心脏就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不久就又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不需要药物治疗 。 但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就应该让医生治疗了 。 ?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有以下几点:?
(1)P波必须是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 Ⅱ导联中正向, aVR导联中负向) 。 ?
(2)P波的频率大于100次/分 。 ?
(3)P?R间期大于0 12秒 。 但应注意上述的三条标准只适用成人 。 儿童及婴儿正常心率较快, 初生婴儿心率须超过每分钟150次, 2岁儿童P波频率必须超过每分钟115次, 才能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 。

窦性心动过缓需要治疗吗, 其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如果心脏的最高“司令部”——窦房结发出“指令”的频率少于每分钟60次, 就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 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有生理性的, 也有病理性的 。 在一些健康查体中, 医生们经常遇到一些心率少于每分钟60次的人, 他们大多数为体育运动员, 或者重体力劳动者, 虽然心跳次数减少了, 但心脏每次搏动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 。 这种心律失常属于生理性的范畴, 无需治疗 。 还有一部分人的心动过缓是由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颅内压增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病症引起, 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尤其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的心动过缓更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 当炎症、缺血、老年性退行性变等因素影响到窦房结时, 窦房结的功能逐渐减弱, 自律性降低, 每分钟发放的激动频率减少, 从而出现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的症状 。 对于确诊的病窦综合征患者, 要避免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 。 如果没有伴随快速的异位心律时, 可以应用加快心率的药物, 如阿托品、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 。 如已发生异位快速心律, 使用此类药物要慎重 。 对于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 特别是有昏厥史者, 应及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