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中暑怎么办? 轻微中暑怎么办

中暑, 也是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 体内热量过度积蓄, 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 。 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 是一种致命性疾病, 病死率高 。 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
遇到高温天气, 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 要注意降温 。 如高温下发生出现昏迷的现象, 应立即将昏迷人员转移至通风阴凉处, 冷水反复擦拭皮肤, 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 若高温持续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 耽误治疗时间 。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 以高温和意识障碍为特征 。 起病前往往有头痛、眩晕和乏力 。 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 。 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 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 。 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
轻微中暑怎么办?
多喝淡盐水午后少外出
夏日发生中暑的多是一些打工者 。 其劳动强度大, 工作时间过长, 生活环境恶劣, 房间闷热不通风, 营养差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因素 。
此外, 年老体弱、孕妇、肥胖及有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极易发生中暑 。 因此, 一旦出现头昏眼花、乏力、口干、恶心呕吐、发烧、惊厥、抽搐、无汗、呼吸困难等症状, 应马上在阴凉通风处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湿敷, 随后立即到医院就诊, 如治疗不及时, 容易引起合并症, 甚至死亡 。
要预防中暑的发生, 除了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外出, 还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①保持室内通风, 降低室温, 室内起码要有电扇通风、降温;②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 每天尽量不要超过8小时;③降低劳动强度, 备好防暑降温饮料, 尽量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④保证充足睡眠, 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 。 ⑤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 。
夏季良饮是热茶
盛夏酷暑, 饮何种饮料为好?中医认为, 惟热茶莫属 。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溶在热茶中的咖啡碱、可可碱、茶碱和芳香物质, 可兴奋大脑神经, 有利于对体温中枢进行调控, 并能强心利尿, 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肾脏血流量, 加快代谢, 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 。 喝热茶可促进血液流向体表, 汗孔洞开, 汗腺舒张, 促进汗液排出, 散发热量 。 有人测定, 喝热茶9分钟后可使皮肤温度降低1℃-2℃, 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 。
老年人因津液不足, 口干舌燥, 茶中含的茶多酚、糖类、氨基酸及多种芳香物质可刺激口腔黏膜, 促进唾液分泌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 。 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 在炎夏易发生中暑, 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 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 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 并能保护造血功能, 升高白细胞, 增强抗病能力, 因而饮茶对强身防中暑极有裨益 。
但饮茶要讲科学, 饮茶不可过量, 茶水以清淡适中为宜, 慢慢品味 。
豆浆解暑又降火
夏天出汗多, 能量消耗大, 人们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瘦, 一方面要消暑, 另一方面营养的补充也十分重要 。 但夏季营养流失太快, 不容易吸收;而且进补容易上火, 因此夏天进补要以均衡营养、降温去火为前提, 不宜进食燥性补品 。 你可知道, 小小一杯豆浆不但能达到进补的目的, 同时还有消暑功效 。
中医认为:豆浆性平味甘, 有生津润燥之效, “泻胃火, 治内热”、“利水下气, 制诸风热” 。 众所周知, 绿豆有降暑功效 。 以黄豆和绿豆为原料做成的“消暑二豆饮”, 更具清热解暑、润喉止渴之效 。 同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养分, 经常饮用能均衡人体营养, 调整内分泌, 对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硬化、高血压及保肝等有一定的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