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牌子的西洋参好,走进宝藏村镇|文登西洋参

编辑评论/说明
前段时间汉服丰富的曹县火了 。事实上,在山东,有很多“宝藏”县市和“宝藏”乡镇,让小产业成为终极 。山东不仅有中国“假睫毛之乡”“汉服县”,还有“风筝村”“金蛋村”“吉他之乡”.这些行业都是通过小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 。这些地区也成为小城市通过错位发展找到自己位置的惊人缩影 。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推出“小康梦走进宝藏乡镇”系列策划,并走访山东一系列“宝藏乡镇”,看看这些地方是如何通过特色产业实现小康梦的 。
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田汝晔高广超王镇田佳宇于佳林
威海市文登区口子里村,一场大雨过后,天刚亮,阳光明媚 。王文水穿上迷彩服上山 。他想在地里看看西洋参 。
在车的后备箱里,王文水留着一双橡胶布鞋和一把锄头,这是他多年的习惯 。“人参苗最怕涝 。今年雨水很多,不能耽误 。”60多岁的王文水头发全白了,还是忍不住担心山上的西洋参 。
40多年过去了,口子李村已经从当年的穷山沟村走上了小康之路 。如今,口子李村以“人参”为业,靠“人参”发家致富 。在中国的西洋参市场上,每10个西洋参中就有6个来自文登 。
【什么牌子的西洋参好,走进宝藏村镇|文登西洋参】

什么牌子的西洋参好,走进宝藏村镇|文登西洋参

文章插图
八棵幼苗扎根在地上 。
目前,口子李村的西洋参冒着绿叶,生出红色的种子 。农民们正忙着在地里除草和摘种子 。“没有西洋参的机会,口子李也不会是今天的他 。”王文水看着这块人参田,认真地说了这句话 。与西洋参打交道40年的农民,一直将西洋参视为改变口子李村命运的契机 。
什么牌子的西洋参好,走进宝藏村镇|文登西洋参

文章插图
王文水口中的这个机会是他的岳父王继珍1981年从烟台制药公司得到的11颗西洋参种子 。西洋参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原产于北美原始森林 。当年的价格是国产人参的20倍 。中国一直依赖进口,国内没有成功种植的先例 。
王文水依稀记得当年得到种子的场景 。他的岳父王继珍当时是村支部副书记,在口子里村开始种植中草药 。“种子有多珍贵?与其他用纸包着的种子不同,它们被装在小瓶子里,递给我岳父 。”王文莲说了几件关于珍贵的事,因为他太了解当时口子里村的“贫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村民都期望靠300亩地生活,种玉米、小麦很难实现高产,人均年收入只有二十块钱 。
机会来临时,王文水和岳父王继珍一刻也不敢放松 。4月20日,他们在村南的丁爽山上开荒,种上了西洋参种子 。为了这十一粒种子,王文水和他的岳父在山顶建了一个茅草棚,他们在那里生活和吃饭 。“那时候眼睛黑,交通不方便,村里连个电话都没有 。”然而,由于缺乏任何信息和经验,“外来种子”西洋参“水土不服” 。
为了详细记录西洋参的生长环境和出苗情况,王文水和王继珍每2小时记录一次光照、温度和湿度 。就这样过了30多个昼夜,八粒种子发出了鲜艳的绿芽,王文水高兴极了 。“这说明我们可以在文登的气候和土地上种植西洋参 。”
八棵西洋参苗的落地,让王文水看到了西洋参背后的价值和希望 。当年11月,口子李村又得到了10斤西洋参种子,王文水在丁爽山开垦了一块集体田,种下了这10斤种子 。“你可以扔任何东西,但是西洋参不能 。如果你将来靠它发大财,你一定会有前途的 。”1983年,王文海兄弟
然而,王文水决定把西洋参从森林“搬到”农田,只是因为山上的种植面积太小 。为了弄清西洋参对土壤的要求,王文水和王继珍从口子里村不同地点带回9份土壤样品进行试种对比,选出pH、N、P、K含量最适中的改良土壤样品 。一亩地需要四五百辆手推车拉土,然后用铲子和铁锹在田里耕作改良土壤,农田里已经种上了西洋参 。口子李村成为中国第一个尝试种植西洋参成功的地方 。
1986年,农田种植的西洋参终于成功参赛 。在王文种植的西洋参地里,半亩西洋参卖了5600多元 。
什么牌子的西洋参好,走进宝藏村镇|文登西洋参

文章插图
人参田变成“金块”
一亩西洋参可以成为“万元户”,口子村很多村民都眼红,但推广西洋参比试种更难 。
西洋参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从播种出苗到种子成熟是一个周期 。第一年只能长出一片掌状复叶,开花结果需要三年 。质量好的西洋参,要经过四五年的反复萎凋、凋零,才能卖个好价钱 。
上世纪80年代,买一斤西洋参种子要花2000元左右 。当时2000块钱是什么意思?在农村,如果足够盖房子,一亩地就要花一万元 。对于面对黄土的农民来说,如果要付出这么大的投资,没有人敢冒险,更不用说要4年才能看到收获 。
“我从来没想过我会偷偷发大财,我会一起做 。”王文开始动员村民 。他没钱买种子,就先花钱买了,也不知道怎么种下去教 。“他们害怕如果不种好就拿不到钱 。然后他们可以种一半的地,可以收800块钱 。”王文水回忆说,口子里的村民逐渐从半土地、半斤种子种上人参 。
mg src="http://pic.caodingtushuguan.com/211213/20305B631-3.jpg">村民王富明靠着承包的18亩果园,收入勉强糊口,卖西洋参的高价让他动了心 。1986年冬天,他从王文水那里拿了半斤种子 。“不敢多种,一是拿不出来钱,再一个心里也犯嘀咕,万一四年之后种不好,那就是白干 。”当年王富明有自己的担心,但如今回想起来,正是这半斤种子,让他翻了身 。
王富明不懂种植,只能跟着看,跟着学 。“种子种上怕老鼠,也怕被人偷,只能整天守着地 。”常规的农作物像玉米、花生生了病,村民们还能琢磨,但西洋参长了什么病,大家都不懂 。
村民都有各自的担心,这也成为了王文水的顾虑:西洋参是他带领大家种的,他也有义务把西洋参推广好 。于是,家家户户的田间地头,都出现过王文水的身影,他到田间地头直接帮村民把参池子整好,种植过程中出现了病害,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田里查清原因 。
四年后,王富明种下的第一茬西洋参丰收了,他到现在都忘不了那时的情景,“行情好的时候,一斤参卖120块钱,一平方米的地就能产三斤参 。”种下第一茬西洋参就能回本,让王富明的胆子大了起来 。“种参有了实打实的收入,谁不愿意多种呢 。”王富明逐渐扩大了西洋参的种植面积,后来扩大到30多亩地,亩产能有1000多斤西洋参 。
在口子李村,王富明并不是个例 。1992年,口子李村的12亩西洋参,收入达到110万元,这在当时堪称奇迹,短短几年,张家产镇及周边乡镇的种参面积猛涨至5000多亩,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种植,文登的西洋参产量也一点点壮大 。
西洋参的深加工
王文水说没有多少文化,到现在也保持着农民的那股淳朴劲儿,他穿着女儿买给他的西装下地干活,衬衫皮鞋说沾满了泥点,王文水并不在乎 。
在他身上,彷佛更有一种严谨、钻研的学者风范 。“人这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就够了,这就是成功,不必干多少事 。”口子李村的西洋参种植亦是如此,王文水没有专业实验室和科研设备,但他更像个农村“土专家” 。这些年,为了西洋参的种植,王文水研制出了撒肥机、起垄机、洗参机、脱须机等多种西洋参专用机械 。
1994年,王文水在外地考察的市场中发现,东北参售卖的除了鲜参之后,还有烘干参、参片等加工产品 。按照鲜参加工成干参的比例算,干参的利润是鲜参的好几倍,这是商机 。王文水决定不再让村里走只卖鲜参的老路子,“不再在末流挣辛苦钱,我们也要挣大钱!”他开始将产业拓展到加工和销售领域,打破文登西洋参买方市场的尴尬局面 。
烘焙干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烘干需要技术和技巧,更需要各种特殊器具 。当时,烘干作为商业机密,他从文登跑到烟台,又跑遍了辽宁、吉林等地的加工厂,没有人能告诉王文水原理和技巧 。
王文水开始尝试自己用钢筋和电焊网改造、焊接成筛盘,这样做出来的老筛盘耐用、透气性好,还能减少西洋参的破损率 。后来他再用小刀试切参片,再试着用器械切割,并在自建的小型烘干室里一点一点试验温度 。渐渐地,他掌握了烘干、切片、磨粉、包装等一整套制作工艺 。
什么牌子的西洋参好,走进宝藏村镇|文登西洋参

文章插图
短短几年间,口子李村一批深加工企业建立了从西洋参烘干切片等初加工,到萃取破壁口服液、营养餐等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体系,“西洋参经过深加工之后,每斤的价格涨到了七八百元 。”王文水说 。2000年,口子李村成立了威海御龙旗西洋参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经销商,通过西洋参交易中心拓宽销售渠道,产品远销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
目前,村里已实现了种植、生产、加工一条龙 。文登的西洋参也从最早单纯的种植,发展到了20多家精深加工企业,产业附加值增加了50%以上,西洋参的品牌价值达到116.43亿元 。
“参”娃子的“参”情
从当年王文水跟着岳父一起学种参开始,口子李村就跟西洋参就和西洋参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参”为业、靠“参”发财,全村人都把西洋参看作是“金种子” 。在几辈人种参、卖参、研究参的努力下,文登西洋参产业从小到大发展了起来 。
口子李村里的不少孩子从小到大目之所及处都是西洋参,王文水的小女儿王琳从小就被叫做“参”娃子 。2015年,这位“参”娃子也回到了口子李村,从父亲手里接了班,开起了西洋参专卖店和网店,正式成为第三代西洋参人 。
王琳原本在文登区博物馆有一份讲解员的工作,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是“现代发展成就展”,西洋参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每当王琳向参观者介绍这段历史时,她总能想到姥爷和父亲在参田里的劳作,村里漫山遍野的参田,这种自小与西洋参相伴成长的经历,也让她萌生了让西洋参变得更好、走得更远的想法 。
什么牌子的西洋参好,走进宝藏村镇|文登西洋参

文章插图
“酒香不出巷,不懂得如何营销,西洋参的知名度也很难打响 。”王琳深知,父辈的优势是种参,但年轻人的优势是懂得营销 。2014年,王琳开了一家西洋参网店,这也是文登第一家西洋参网店,她把西洋参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聘请了专业团队对店铺进行打造和包装 。等到鲜参收获期,王琳的网店运营成功了,“那一个月的订单摞起来足足有半人高,收入也很可观,电商在西洋参推广销售上的优势太明显了 。”王琳觉得,线上销售相当于为西洋参市场打开了另一扇窗户,“线上连着线下,2015年西洋参的线下批发价已从每斤几块涨到了上百块,参农的收入能翻了好几翻 。”
有了线上销售渠道,王琳意识到了西洋参产业的前景,她的脚步并未止步,口子李村的“参”路子再次拓宽 。“其实烘干这些技术在我爸爸这辈已经很成熟了,我就想着怎么能让更多的人接受西洋参 。”文登是西洋参产地的源头,王琳开始研究更有价值的终端产品 。她知道,西洋参的营养价值很高,但西洋参也有一个特点,就是口感会苦,这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
什么牌子的西洋参好,走进宝藏村镇|文登西洋参

文章插图
2018年,西洋参被国家卫建委划定了药食同源物质的目录 。这样一来,西洋参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王琳再一次看到了契机 。
王琳开始在西洋参食品的生产和加工上下功夫,她和西北大学食品科学系的博士、教授联合做西洋参的食品研发 。如今,西洋参固体饮料、液体饮料、含片......王琳生产的西洋参产品已经摆上了厂房的展示厅,曾经发苦的西洋参已经被王琳做成了便携装的西洋参蜜饯,“吃得更方便,口味更好,吸收的营养成分更全面,才能让大家都能愿意吃西洋参 。”王琳说 。
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
什么牌子的西洋参好,走进宝藏村镇|文登西洋参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