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板栗树嫁接技术


移花接木本来是一个贬义词 , 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 但是在植物的世界里 , 移花接木不可不谓是一种发展和创新的好途径 。 板栗的繁殖方式有两种 , 一种是培育树苗 , 另一种就是嫁接繁殖了 。

【嫁接】板栗树嫁接技术

文章插图

板栗树嫁接技术
1、嫁接时间 。 在5月下旬末至6月上旬进行 , 时间为15天左右 。
2、接穗选择和砧木修剪 。 选择结果多年的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健壮母树外围中上部向阳春梢段的营养枝 , 要求发育充实 , 芽眼突出 , 较饱满 , 枝长在25~30厘米 , 枝径在0.8~1.2厘米 。 接穗随采随用 , 不能久留 。 将砧木上密生、位置不当的枝从基部剪除 , 留下枝条大小基本一致 , 分别向四个方面斜生 , 分枝角度在45~50度的4个枝 , 最下一枝距地面30~40厘米 , 各枝留长40~50厘米短截 。 砧木上的叶片全部保留 , 每个嫁接枝剪口下只保留1~2个小枝作辅养枝 , 其余着生的小枝全部从基部剪除 。
3、嫁接主要技术环节 。 ①接芽削取:把接穗的叶片从基部剪去 , 留下叶梗 , 但不可用手抹除 , 以免留下叶痕 , 造成接穗伤口 。 然后把接穗的两头剪去 , 留中间3~4个较饱满芽进行单芽削取 。 接芽削成断头芽 , 用单芽切接法嫁接 , 削好的接芽随即嫁接 , 不能久放 , 也不需用清水浸泡 。
②薄膜包扎:选用规格为3毫米塑料薄膜 , 厚薄适中 , 韧性好 , 操作方便不易扯裂 , 捆扎牢固 。 包扎时注意芽眼露出 。
【嫁接】板栗树嫁接技术

文章插图

4、接后管理 。 嫁接以后 , 每3~5天查看一次 , 及早抹除砧木上长出的萌芽 。 当接芽萌发时 , 把辅养枝从基部剪除 , 并做好新梢管理 。 新梢管理注意事项:①当新梢长约15~20厘米时 , 进行摘心 , 促发分枝 。
②因夏梢养分充足 , 梢长叶大茂盛 , 多大风大雨易把新梢折断 , 应用小棍把新梢捆绑固定 。
③新梢萌发多条时 , 应去弱留强 , 去斜留直 , 加速嫁接口愈合 。
④防治尺蠖、跳甲、白粉病等病虫危害新梢 。
⑤为补充植株营养 , 利于壮梢 , 需追肥1~2次 , 株施尿素100克加复合肥150克以及有机肥2.5千克 , 雨后环状浅沟施下 , 第一次追肥在新梢转绿期 , 第二次在二级新梢萌发期 。
⑥解绑宜在第二年春季萌芽前10天左右解除捆绑的塑料薄膜 。 同时 , 还要继续抹除砧木上长出的萌蘖 。
【嫁接】板栗树嫁接技术

文章插图

板栗树的生长习性
板栗对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 。 其适宜的年平均气温为10.5—21.8℃ , 温度过高 , 冬眠不足 , 生长发育不良 , 气温过低则易遭受冻害 。 板栗既喜欢墒情潮湿的土壤 , 但又怕雨涝的彰响 , 如果雨量过多 , 土壤长期积水 , 极易影响根系尤其是菌根的生长 。 因此 , 在低洼易涝地区不宜发展栗园 。
板栗对土壤酸碱度较为敏感 , 适宜在PH值5—6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 , 这是因为栗树是高锰植物 , 在酸性条件下 , 可以活化锰、钙等营养元素 , 有利于板栗的吸收和利用 。 徐州地区处于黄滩海南缘 , 年平均气温为13.7一14.1℃ , 年降水782—946毫米 , 适宜粟树的生长发育 。
【嫁接】板栗树嫁接技术

文章插图

板栗的种植技术
1、园地选择:板栗园应选择地下水位较低 , 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 忌土壤盐碱 , 低湿易涝 , 风大的地方栽植 。 在丘陵岗地开辟粟园 , 应选择地势平缓 , 土层较厚的近山地区 , 以后则可以逐步向条件较差的地区扩大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