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关于荸荠的种植历史和文献记载


【种植】关于荸荠的种植历史和文献记载

文章插图

关于荸荠的种植历史和文献记载
《食疗本草》:“荸荠 , 下丹石 , 消风毒 , 除胸中实热气 。 可作粉食 。 明耳目 , 止渴 , 消疸黄 。 若先有冷气 , 不可食 , 令人腹胀气满 。 小儿秋食 , 脐下当痛 。 ”
【【种植】关于荸荠的种植历史和文献记载】《本草纲目》:“主消渴痹热 , 温中益气 , 下丹石 , 消风毒 。 除胸中实热气 。 ”
《罗氏会约医镜》:“荸荠益气安中 , 开胃消食 , 除热生津 , 止痢消渴 , 治黄疸 , 疗下血 , 解毁铜 。 ”
文化欣赏
明·吴宽 。 《赞荸荠》:“累累满筐盛 , 大带葑门土 , 咀嚼味还佳 , 地粟何足数 。 ”
明·王鸿 。 《题野荸荠图》:“野荸荠 , 生稻畦 , 苦辣不尽心力疲 , 造物有意防民饥 。 年来水患绝无谷 , 尔独结实何累累”
历史传说:在1000多年前 , 南汉王刘铁的爱妾素馨不幸去世 , 南汉王伤悲不已 。 为了怀念这位爱妾 , 南汉王特将她葬在广州的泮塘花园 , 并命令下属在他爱妾墓地四周大种荸荠、莲藕、茭瓜、菱角和素馨花 。 这样荸荠便成为“泮塘五秀”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