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怎么种,竹子直接挖根种可以吗


竹子种子怎么种植 竹子的种植方法
多采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种法繁殖 。 竹鞭萌芽力与丛生性都很强 , 早春发芽前剪断竹鞭 , 连同竹竿分别栽种 , 当年夏季就可长出新竹 。 竹子开花后的种子也可以播种 。  
1、埋鞭育苗
适用于散生竹种和混生竹种 。 方法是:挖取壮鞭 , 保留鞭根、鞭芽 , 多留宿根土 , 将竹鞭截成50-60厘米的鞭段 , 平理于苗床上 , 覆土厚5-8厘米 , 保持苗床湿润 。
埋鞭时间宜选择在早春竹笋出土前一个月 。 埋鞭后注意旱天淋水 , 多雨排水 。 出苗后适时施氮肥 , 如尿素、硫酸铵和腐熟人粪尿等 , 还要及时除草 。 只要管理得当 , 一年后每条鞭可长出2-3条竹苗 , 供翌春造林用 。
2、埋竿育苗
适用于丛生竹种 。 方法是:选2年生健壮竹竿 , 连蔸挖起或不带蔸砍断 , 竹竿每一节上的枝条保留一个枝节 , 剪断并去掉竹竿梢头 , 每隔1~2节 , 在节中间砍或锯一缺口 , 将竹竿浸入净水中 , 竹腔内浸满水后用粘土封住切口 。
苗床开水平沟 , 将竹竿平放(切口向上) , 然后覆土5~10厘米 , 保持苗床湿润 。 约1个月左右 , 竹竿节的芽陆续萌发出苗 。 经半年至一年 , 即可挖竹竿截成单株竹苗 , 用于造林 。 埋竿育苗最佳时期是竹子发芽前1个月左右 。
3、埋节育苗
此法亦适用于丛生竹种 , 尤其是侧枝基部具有潜伏芽的丛生竹 , 如撑篙竹、青皮竹、大头典竹、吊丝竹等 。 方法是:将竹竿逐节或每两节锯成一段 , 再将其移埋于苗床中并覆土、保湿 , 其管理要求与埋竿育苗相同 。
4、侧枝育苗
此法亦应用于丛生竹种 。 方法是:从2年生以上的竹竿节上取下侧枝(次生枝) , 剪掉过多的枝梢与竹叶 , 保留5~8个节 , 保护好基部的芽 。 将侧枝插入苗床中并露出上半部枝叶 , 苗床架设荫棚 , 并经常喷水保湿 。 1~2周后次生枝基部长根 , 枝节上长新芽 , 逐渐发育成独立竹株 。 一般在竹子生长最旺盛时期进行侧枝扦插效果最佳 。 侧枝苗经一年培育 , 分蘖成竹丛 , 即可进行造林 。
扩展资料:

生长环境要求
水分
竹子对水分的要求 , 既要有充足的水分 , 又要排水良好 。
土壤
竹子对土壤的要求 , 土质深厚肥沃 , 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 。 由于丛生、混生竹类地下茎入土较浅 , 出笋期在夏、秋 , 新竹当年不能充分木质化 , 经不起寒冷和干旱 , 故北方一般生长受到限制 , 他们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散生竹 。
气候
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 竹子是森林资源之一 。 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 , 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 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 。 竹子是常绿(少数竹种在旱季落叶)浅根性植物 , 对水热条件要求高 , 而且非常敏感 , 地球表面的水热分布支配着竹子的地理分布 。
东南亚位于热带和南亚热带 , 又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汇集的影晌 , 雨量充沛 , 热量稳定 , 是竹子生长理想的生态环境 , 也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 。 目前全世界竹林面权约2,200万hm2 。 世界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为3大竹区 , 即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 , 有些学者还单列 , 欧洲、北美引种区” 。 竹子在下雨后生长的很快 。
类别区分
识别竹子的种类 , 是根据它的生长特点来鉴别的 。 主要是从它繁殖类型、竹秆外形和竹箨的形状特征来识别 。 按繁殖类型 , 竹分为三大类:丛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