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的周长怎么算,长方形的周长应用题型


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 长方形周长=(长+宽)×2,因为长方形有两条相等的长和宽,所以把长和宽都加起来乘以2就得到长方形的周长了 。
举例:一个长方形的长为5,宽为3,如果要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那么把长和宽的数据套入公式:
(5+3)*2=16 。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为16 。
扩展资料:
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
举例:一个长方形的长为8,宽为2,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8*2=16 。
判定长方形的方法: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 。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 。
3、邻边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 。
4、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长方形 。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长方形 。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 这么算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长×2+长方形的宽×2;
(长+宽) ×2=长方形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怎么算? 长方形周长是怎么计算的
答: 长方形对边相等
1、长方形周长公式    C=2(a + b)
2、公式说明:a表示长,b表示宽
3、举例说明:设长方形的长为3cm,宽为2cm;
4、则周长C=2x(长+宽)=2x(3+2)=10cm

长方形周长怎么算?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
c=2(a+b)
相关教学
长方形周长的定义是在学生对长方形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能力 。 教学中,教师可先出示长方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个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对边有什么关系?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就会观察总结出有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对边相等 。 然后,教师再用一条细绳沿长方形教具四条边围一圈,引导学生观察,再让一名学生演示,从而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定义就是绕长方形一周的长度 。 这样,通过教师的操作和启发引导,加深学生了对定义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能力 。
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要加以重点讲解 。 不但要让学生记住公式的内容,而且要知道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 如:教学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时,教师可先出示用铁丝围成的模型,引导学生回忆定义,总结出这个长方形周长就是这段铁丝的长,然后教师把铁丝展开,启发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导出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 在此基础上再出示模型,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并结合算式提问,找出规律,从而得出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X2 。 这样,可使学生在推导公式过程中,提高分析能力 。

长方形周长是怎么计算的? 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2+宽×2,几何表示是c=2(a+b) 。
长方形的性质为:两条对角线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长方形对角线长的平方为两边长平方的和;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
扩展资料
其他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1、圆:C=πd=2πr (d为直径,r为半径,π)

2、三角形的周长C = a+b+c(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

3、四边形:C=a+b+c+d(abcd为四边形的边长)

4、正方形:C=4a(a为正方形的边长)

5、多边形:C=所有边长之和 。

怎么算长方形的周长 设第二排3个长方形共同的纵边长为x,则从左至右另一横边长分别是4-x,6-x,8-x.
同理,第一排第二个长方形一横边为6-x,另一纵边为1+x,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