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距怎么算,初二物理焦距公式


怎么算焦距 物理中焦距是根据透镜成像公式算出来的 。
透镜成像公式:1/f=1/u+1/v;物距u 像距v , 实像v取正值 , 虚像 v取负值;焦距f=u*v/(u+v)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 , 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穿过透镜时 , 光会聚到一点上 , 这个点叫做焦点 , 焦点到透镜中心(即光心)的距离 , 就称为焦距 。 焦距固定的镜头 , 即定焦镜头;
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 , 就是变焦镜头 。 (当一束与凸透镜的主轴平行的光穿过凸透镜时 ,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 , 这一点叫做焦点 ,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 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 )

扩展资料:

摄影机或放映机的金属筒容纳了一组两边或一边有弧度(凸或凹)的透镜 , 组成一个综合镜头 。 从物体不同部分射出的光线 , 通过镜头之后 , 聚焦在底片的一个点上 , 使影像具有清晰的轮廓与真实的质感 , 这个点就叫焦点(focus) 。 所谓焦距(focal length) , 正是从镜头之镜片中间点到光线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
【焦距怎么算,初二物理焦距公式】由于我们照相时 , 被照的物体与相机(镜头)的距离不总是相同的 , 比如给人照相 , 有时 , 想照全身的 , 离得就远 , 照半身的 , 离得就近 。 也就是说 , 像距不总是固定的 , 这样 , 要想照得到清晰的像 , 就必须随着物距的不同而改变胶片到镜头光心的距离 , 这个改变的过程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调焦” 。

物理中焦距是怎么算出来的 覆盖被拍摄景物的镜头焦距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 f=v*D/V(1)f=h*D/H(2)f: 镜头焦距 V: 拍摄景物的垂直方向高度 H: 拍摄景物垂平方向的长度 D: 镜头到拍摄景物间的距离 v: 相机画面的垂直方向高度 h: 相机画面的水平方向高度 (1) 测量拍摄景物高度 1/2 型相机(画面尺寸) v=4.8mm 拍摄景物垂直方向高度 V=330mm(33cm) 镜头到拍摄景物间距离 D=2500mm(250cm) 代入公式(1) 可知f=36mm (2) 测量拍摄景物长度的情况 1/2 型相机(画面尺寸) h=6.4mm 拍摄景物的水平方向长度 H=440mm(44cm) 镜头到拍摄景物间的距离 D=2500mm(250cm) 代入公式(2) 注意:实际应用时 , 根据视野的V和H得出的值可能不一样 , 应该取较小的值 , 从而获得较大的视野 。
怎么计算焦距 测出物体的高度与通过透镜所成的虚像的高度 , 以及物体到所成想的距离 , 可以用相似三角形来求解 。 设物体到光心的距离为x , 则虚像到光心的距离可用x表示出来 , 由两个像的高度比等于他们到光心的距离比 。 从而可以算出x , 当x等于两个像的距离的1/2时 , 即为所求 。
焦距怎么算? c^2=a^2-b^2

扩展资料:

焦距 , 也称为焦长 , 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 , 指从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 。 亦是照相机中 , 从镜片光学中心到底片、CCD或CMOS等成像平面的距离 。 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 。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 , 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穿过透镜时 , 光会聚到一点上 , 这个点叫做焦点 , 焦点到透镜中心(即光心)的距离 , 就称为焦距 。 焦距固定的镜头 , 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 , 就是变焦镜头 。 (当一束与凸透镜的主轴平行的光穿过凸透镜时 ,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 , 这一点叫做焦点 ,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 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 )

光心(Optical center):透镜中的一个特殊点 , 凡是通过该点的光 , 其传播方向不变(除一条垂直于透镜的光线外 , 其余光线均有平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