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怎么算,韦氏智力商数怎么计算


人的智商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心理学上采用”智力商数“即”IQ“来表示智商的等级 。
现有的“IQ”的通用计算方法是计算速率,计算公式是=智力年龄/实际年龄x100 。 根据计算的分数可以将智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70分下为弱智,几乎无社会能力,大约占总人数的1%以下,主要是男性 。
2.70—90分表示低下智商 。
3.90—110表示普通智商,占总人口的50% 。
4.110-120表示良好智商,占总人口7%左右 。
5.120以上表示优秀智商,占3%左右 。 主要是男性 。
6.140以上表示天才,占不到1% 。 男性最多,女性少见 。

智商是怎样计算的? 智商的计算方式可分并
为两种:
比率智商:智商(IQ)=心理年龄/实足年龄*100
离差智商:IQ-该年龄的平均IQ/
该年龄的IQ标准差*15(题目标准
差)+100(题目平均数)
智商是怎样记算的?一般正常人的智商是多少? IQ是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缩写,意为智力商数,简称智商 。 它是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 。 最早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L.W.Stern)提出,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制订“斯坦福—比内量表”中引用IQ,并加以改进 。 IQ是用智龄(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乘以100,即比率智商 。 其计算公式为:

计算方法:IQ=MA(智力年龄)/CA(实际年龄)×100

它建立的前提是假定智龄随实际年龄而增长,实际上,智力并非随年龄增长而呈直线上升,16岁后,智力就基本停止发展了 。 显然,比率智商有很大的局限性 。 美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在编制儿童智力量表时,测验结果采用了离差智商的计算方法 。 其根据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SD)计算而得,即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个人分数偏离他同年龄组平均分数的数值,故它不受被测验者年龄的影响 。 这种计算方法既克服了心理年龄只能进行同年龄组间的横向比较,又克服了比率智商只能进行不同年龄组间的比较 。 现在多采用离差智商这种智商计算方法 。

心理学家运用智力测验这一工具来测得人的智力水平,用智商的高低表现智力的优劣 。 古时也有很多智力测验,如我国北齐时代刘昼曾用"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的测验来测量人的智力,这些测验都没有一定的指标 。 现在广泛使用的智商记分方法源自比奈的智力年龄的概念 。
智力年龄简称智龄,也称心理年龄,指智力达到了一定的年龄水平,是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尺度 。 最初的西蒙-比奈智力测验是用年龄量表表示测验分数的 。 这里的年龄量表,就是在量表中,每个年龄组有6个题目,每个题目代表两个月的智龄,将所答对的各年龄组的分量表的智龄相加,就是该儿童的智力年龄了 。
后来在使用中发现,智龄为10岁,对于8岁、10岁、15岁的儿童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 。 因此,于1916年推孟修订的斯-比量表中,采用了智商的概念 。 智商即前面所讲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商数 。 两个年龄相除,更多的是得到小数 。 为了符合人们的习惯,心理学家将这个商数整数化,即再乘以100:
IQ=MA(智龄)/CA(实龄)×100
如果说智龄表示了心理发展的水平,是一个绝对的量数,那么智商就表示了心理发展的速率,是一个相对的量数 。 显然,智商比智龄更科学 。
由上面智商的推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IQ大于100是很有可能的 。 但是117分是不是一个"天才"的分数呢?
有人曾做过人群中各个IQ分数段所占的比例的统计:
人群中只有1%的人智商在140分以上;有11%的智商属于120分~139分;18%属于110分~119分;46%属于90分~109分;15%属于80分~89分;6%属于70分~79分;另外,有3%的人智商低于70分,属于智能不足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