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苦怎么喝,如何让中药喝起来不苦


中药苦怎么能喝下去? 良药苦口利于病, 人人皆知 。 问题是, 有的药实在是苦不堪言, 难以喝下 。 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 可以让中药比较容易入口 。
①掌握服药时间
在一天24小时内, 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 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 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 。 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
②掌握药液温度
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 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 。 有关专家研究证实, 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 因此, 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 。
③掌握含、咽部位
研究表明, 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 以舌尖最为突出 。 因此, 药液入口后, 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 自然咽下, 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
④掌握服药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 感觉味道越苦, 因此, 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 转瞬即逝 。
⑤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
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的吸收, 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
⑥添加调味品
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 但对黄连、胆草之类, 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 。 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
中药怎么喝才不会苦? 汤药苦口怪味, 难以下咽, 不少患者喝入后出现还恶心呕吐, 所以有人在服汤药时加食糖减轻苦味 。 虽然这样可使汤药易服, 但是药效却受到影响 。 那么, 如何才能让汤药苦口怪味减少了不影响药效呢?以下几方法可以试试:

一、汤药低于口腔温度:人口腔内的温度一般在36.2℃至37.4℃之间, 此温度时味觉神经最灵敏 。 如所服汤药的温度与口腔温度一致, 则汤药的苦味也就最明显 。 中药熬好以后, 让药汤凉一段时间, 最好待药液温度降至36℃以下时饮用, 一般可掌握在20―30℃之间, 此时饮服汤药苦味及异味最轻 。

二、饮服汤药时, 迅速将药液含至舌根部咽下 。 因为舌尖部对味觉最为敏感, 减少汤药与舌尖部的接触和在口中的停留时间, 也会使苦口怪味大减 。

三、据说上午9点、下午3点这个时间是舌头味觉最迟钝的时候, 而这个时候胃内食物排空大半, 因此这个时候服用汤药也能减少苦味 。
四、服完中药后, 要及时喝些温开水, 既有助于胃肠对药物更好的吸收, 又可清除口腔中残留汤药 。
怎么喝中药才不会苦 【中药苦怎么喝,如何让中药喝起来不苦】适当多喝温开水, 用中药汤剂后, 如果能立即喝些温开水, 可以减少药液在口腔内的残留, 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药液的苦味 。 加快服药速度, 实践证明, 中药汤剂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越长, 感到的苦味就会越大 。 因此, 一口气喝下汤药是减少药液苦味的好办法 。 “黄金时间”服药, 研究发现, 一天24小时内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分别在上午的8~10时和下午的2~3时, 这个阶段正是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 药物的苦味不容易对机体产生明显的刺激反应 。 而饭后半小时以上服药不仅可以防止恶心、反胃, 还能减轻药物味苦的感觉, 如无特殊需要, 可在上述时间段服药 。

中药那么苦, 怎么喝? 喝中药如何"不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问题是,有的药实在是苦不堪言,难以喝下.有时候,有的病又不得不连服多次,有些人真的是皱着眉头,含着眼泪吞服.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可以让中药比较
容易入口.
①掌握时间.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8:00-10:00,一个在14:00-15:00.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