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作品有哪些,优秀科普作品有哪些


科学著作有哪些?科普作品按照其所介绍学科知识可以分为很多类别 。

比如物理学科普(如《时间简史》)、医学科普、生物学科普、 数学科普(如《拓扑学奇趣》)等等 。

折叠按照阅读对象的受教育程度 , 也可分为

儿童科普、中学生科普、成人科普等等 。

折叠按照科普作品的内容深浅可分为

常识性科普、 通俗性科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专业性科普(如克莱因《数学:确定性的丧失》) 。

折叠按照科普作品的叙述风格可分为

传记型科普(如《我的大脑敞开了》)、 故事性科普(如《物理学奇遇记》)、探索型科普、纪实型科普、历史型科普(《古今数学思想》)、学习型科普 , 百科型科普(如《十万个为什么》)等等 。
科普作品都有什么?医学科普作品获奖对创作的作用
[2008-11-09 00:11:37] 2006年1月12日全国科技大会闭幕后 , 《中国青年报》报道了200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中 , 有7项科普著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上海市科普作协理事长杨秉辉教授的科普书籍《杨秉辉谈健康方式》作为丛书之一 , 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从此结束了科普著作无缘国家科技奖的历史 , 《中国青年报》在这一新闻的醒目大标题上用了“破天荒”(科普著作获国家科技奖)这三个字,由此可见科普在国家科技工作中的地位与日俱增 。
24年来 , 本人三次荣获科普作品奖:1. 1983年 , 笔者荣获广州《新医学》杂志“癌症”科普译文一等奖;2. 1991年“战胜癌症的新策略”一文 , 荣获《祝您健康》杂志颁发的十家科普期刊一等奖;3. 2006年“《科技英语学习》指导 , 翻译竞赛得头奖”一文 , 荣获科普杂志——上海交大的《科技英语学习》征文二等奖 , (一等奖空缺) 。 本文结合以上科普作品获奖浅谈科普作品获奖对创作的作用 。
一、科普作品获奖对创作初试心理的作用
医务工作者初次写科普文章 , 往往出于一时兴趣 , 进行试探性创作 。 初试作品能够一举成功 , 无疑能进一步激发创作的热情 , 会对今后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1. 笔者初次投科普文章是在1982年 , 1982年6月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出版的《新医学》杂志举办了英语科普译文有奖竞赛 , 题目是“Cancer Is Only Skin-deep”,即“皮肤癌” 。 这次翻译文章是科普文 , 文中普通词汇多 , 专业词汇少 , 翻译难度大 。 笔者试译好了上文 , 又经过几次修改 , 及时寄出 , 在1983年第1期《新医学》上 , 该译文竟出乎意外地荣获一等奖 , 且名列榜首 。
2. 23年后的2006年“《科技英语学习》杂志举行征文竞赛 , 这是进行科普译文再创作的机遇 。 笔者总结了《科技英语学习》杂志1980年创刊初期的学习经验 , 写了 “《科技英语学习》指导 , 翻译竞赛得头奖”一文 , 该文荣获上海交大的《科技英语学习》杂志征文二等奖 。 由此可见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1983年 , 笔者的初试科普译文一举成功 , 荣获了一等奖 , 这进一步激发了以后再创作的热情 。
二、科普作品获奖对创作动力的作用
引发科普创作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 , 创作动机是创作的心理潜能 , 要使潜能得到发挥、升华 , 还需要一种启动力量 , 称为创作动力 。 创作动力可来自外部 , 也可来自内部 。
1. 外部的动力来自社会的需要和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 。 如学术团体、《新民晚报》、《祝您健康》杂志等的组稿、约稿 , 以及强化外部动力的科普作品奖励等 , 皆属于创作的外部动力 。 1991笔者荣获十家科普期刊一等奖后 , 把获奖证书和《祝您健康》杂志编缉沈志先生给笔者的贺信 , 拿给《新民晚报》康健园版的编辑何公心先生看了后 , 他二话没说 , 就决定在他主编的版面上 , 登一篇类似的文章 , 1992年初我的“新法治癌使她喜获新生”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 。 当时《新民晚报》发行量160多万份 , 具有第一影响力 , 笔者的“新法治癌使她喜获新生”一文发表后 , 病人来诊者络绎不绝 , 一天要接诊几十个病人 , 持续多年 , 这促使笔者对技术精益求精 , 并用中药和食疗等方法治好了一例肺癌 , 这种临床实践又成为科普创作的外部动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