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守黑出自哪里,知白守黑和知黑守白


知白守黑的意思是什么知白守黑是一个成语, 拼音是zhī bái shǒu hēi,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 虽然明白, 还当保持暗昧, 如无所见 。 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 出自《老子》 。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 社会动荡, 各诸侯国抢先贪夺、危机四伏 。 所以老子主张谦下涵容, 同时呼吁人们要返归真朴 。 随着历史的发展, 当时老子写作此话的时代背景早已不在, 现如今的我们在阅读《老子》时, 对于“知白守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
扩展资料:
“知白守黑”与“难得糊涂”
联系“知白守黑”, 还能想到中国人常说的一个词, 叫做“难得糊涂”, 就是俗语所说的“揣着明白装糊涂” 。 “揣着明白”就是“知其白”, “装糊涂”就是“守其黑” 。 “难得糊涂”其实包含着两重意思 。 其一就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 做人不能什么事都聪明 。
什么事情都计较, 否则会疲惫不堪, 甚至得不偿失 。 其二, 你也不能什么事都糊涂, 如果什么事一问三不知、不负责任, 那就成真糊涂了 。 因此, 这里实际上存在着一个“分寸”问题 。
“难得糊涂”往更早一点说, 在老子孔子的时代, 还包含一个意思, 就是根据社会的环境来确定自己的选择 。 《论语?公冶长》篇载:“子曰:‘宁武子, 邦有道, 则知;邦无道, 则愚 。 其知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 。 ’”宁武子在国家太平时节, 便聪明;在国家昏暗时节, 便装傻 。
所以孔子感叹:“其知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 。 ”意思是说别人或许可以学到他的聪明, 但是他的“愚”比他的“知”还有境界, 还要高明, 令人难以企及 。 那么, 在“邦无道”的时候, 除了佯装愚笨来保全自身 。

参考资料来源:



世有三千相, 唯知白守黑 。 这句话或诗是什么意思, 求详解, 网上偶然看到的!!意思是对是非黑白, 虽然明白, 还当保持暗昧, 如无所见 。 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
〖出处〗《老子》:“知其白, 守其黑, 为天下式 。 ”

》:“知其白, 守其黑, 为天下式;为天下式, 常德不忒, 复归于无极 。 ”

而对这个的解释却又很多种,但总结起来也就是两种,简单的说一个就是消极一个就是积极,而关于老子,其本身就是一个迷,,而我们后人研究他的思想也不代表那就是他本身的思想,就像一句话说得好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种想法,不同的人研究老子的思想就有不同的结论,个人的评论是绝对不可能做到那么理性,究竟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可能只有去问老子他本人了.

有的同志喜欢打太极拳, 早晨到公园里面打太极拳, 看到人家的动作软绵绵的, 但是太极高手, 一推手, 可以把一个大汉掀翻在地 。 什么原理?老子说的, 柔弱胜刚强 。 你看看, 有的人喜欢下围棋, 有的人喜欢练书法, 书法家和围棋高手经常说一句话, 叫知白守黑, 谁说的?老子说的 。 什么叫知白守黑?写书法, 黑的地方是字, 白的地方也是字, 写书法的人这么看 。 真正懂书法的人他眼睛一看, 黑的地方是字, 白的地方也是字, 所以叫你守住黑要知道白, 这样就达到一种高级层次 。 我看下围棋的也是, 要知白守黑, 这是什么道理?这就是立足一处, 眼观全局, 这是何等的境界 。 所以老子的智慧, 熔化在你我中间, 熔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行动当中, 理念当中, 大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小到我们公园里打拳、下围棋都是这样的智慧 。
什么是知白守黑?意思是对是非黑白, 虽然明白, 还当保持暗昧, 如无所见 。 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