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中心医院:“补洞”无需“开胸”,微创“补洞”,40分钟补好缺了52年的“心墙”

本文转自:太原广播电视台
胸闷、喘不上气, 胸口像压着一块大石头, 手抖, 说不出话……是不是很熟悉?毕竟电视剧里生气、脑梗死都是这样演的 。
但是, 如果现实中发生这种情况, 而且是持续发生, 那就一定要重视起来了!建议您移步心内科就诊, 因为可能不是“被气到”那么简单, 甚至不是冠心病引起的, 有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哦!
近日, 家住在小店区的李先生就因为出现上述症状来到太原市中心医院就诊 。 李先生本以为是脑梗死, 一查, 原来自己的心脏房间隔竟然缺损了32年!说到这不得不感慨, 日新月异的医学技术真的是为人类解决了许多难题, 您瞧, 没有开胸、不涉及输血, 小小的微创介入手术, 就帮李先生补上缺失了32年的“心墙” 。
因“脑梗死”就医, 意外发现“罪魁祸首”竟“另有其人”
5月26日, 32岁的李先生因左上肢麻木、言语不清就诊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完善一系列检查后, 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患有“房间隔缺损” 。
什么是房间隔缺损?
心脏是把血液运输至身体各个部分的器官, 房间隔则是将心脏内流通着血液的左心房和右心房隔开的“墙” 。 房间隔缺损后, 血液便从左心房流右心房, 导致右心房、右心室负荷与体积增大, 使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久而久之甚至可能引发右心衰、肺动脉高压等, 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
按道理, 房间隔缺损属于先天性疾病, 那为什么32年来都没有发现?如果把心脏比作一台机器, 那此前这台机器就是在高负荷运转, 现在“损耗”严重, 症状也随之表现了出来 。
经检查, 李先生房间隔中部回声中断, 断端回声增强, 直径约17mm, 未出现右向左分流, 边缘条件良好, 及时行房间隔缺损闭式伞堵修补术即可解决问题 。
微创修补“房间隔”
既然出问题的地方是心脏, 难不成接下来李先生将迎来一次“开胸掏心”式的体验吗?当然不是, 医疗技术日新月异, 已经可以通过介入手段进行治疗了 。
房间隔缺损闭式伞堵修补手术看似简单, 却存在发生心脏穿孔、血栓栓塞、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的风险, 术者操作必须又稳又准 。 此外, 在心脏彩超下根据房间隔缺损形态选择封堵器也是手术的重中之重, 规格不合的封堵器将影响邻近结构, 引起患者不适, 降低疗效, 因此这是一台对术前规划、术中操作均提出高标准、高要求的手术 。
6月13日, 太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马登峰主任团队为李先生进行了房间隔缺损闭式伞堵术, 短短四十分钟, 手术顺利完成, 经超声检查, 封堵效果良好 。
术后李先生表示, 手术非常顺利, 没有任何不适, 胸闷症状已完全消失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疗效与微创兼具的治疗手段
据了解, 房间隔缺损是胚胎发育过程中, 房间隔发育、吸收和融合出现异常所致, 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0%, 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
在治疗上, 心内科进行的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 是疗效与微创兼具的治疗手段, 在排除其他合并畸形、严格掌控指征的情况下, 对条件和大小合适的房间隔缺损治疗成功率极高, 在早期修补可显著降低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发病率, 达到治愈效果, 缺损大、未及时治疗者则预后较差 。 目前, 太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已经能独立开展此类手术 。
学科带头人
太原市中心医院:“补洞”无需“开胸”,微创“补洞”,40分钟补好缺了52年的“心墙”
马登峰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太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汾东主任, 一直从事心血管介入及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心力衰竭组委员、国家胸痛中心认证核查专家、山西心曦望介入团队创始人、山西医师协会胸痛委员会委员、CTOCC成员、老伙计团队成员、山西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继续医学教育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 主持省市级项目2项, 发表论文20余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