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苦楝簇顶病发病特点与防治


苦楝簇顶病发病特点与防治【【防治】苦楝簇顶病发病特点与防治】

【防治】苦楝簇顶病发病特点与防治

文章插图

苦楝簇顶病的传播主要媒介是斑叶蝉, 且若虫比成虫传毒效率高而快, 传染也容易 。 因此虫害大发生年份, 病害最严重 。 大树感病后, 一般2至3年即死亡 。 病害每年3月底开始发生, 4至5月为发病高峰期, 此时正是叶蝉若虫的大量发生期 。 5月中旬为叶蝉的成虫期, 5月下旬以后叶蝉逐渐消失, 病害发生发展也基本停缓 。

目前没有有效方法 。 及时清除病株, 3月中至4月底用乐果喷杀叶蝉, 以减少病害的传播蔓延, 是当前防治苦楝簇顶病的主要措施 。 对初发病树, 在冬初植株进入休眠期间, 在树干离地面一米高的位置上用小刀将树木皮层切割成“[”形, 面积约4至5平方厘米, 先将土霉素调成浆糊状, 每株1至2克, 直接置于皮层下, 后用塑料薄膜包扎 。 或用10万单位四环素液在病株树干钻洞斜插玻璃管注射药液, 二者均有一定的疗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