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受凉感冒,他感染“超级细菌”生命垂危!好在……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就诊时间:4月中旬
●就诊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一次受凉感冒,他感染“超级细菌”生命垂危!好在……
文/本报采访人员 刘蓉 通讯员 凌梓
图/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提供
70岁的郑大叔是慢阻肺患者 , 一次受凉感冒 , 慢阻肺症状加重 , 且因二氧化碳急性潴留导致意识障碍 。 更糟糕的是 , 在被送入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附属二院”)重症医学科(ICU)抢救时 , 他被确认感染了“超级细菌” , 生命垂危 。
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 , 郑大叔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 于7月3日出院 。
患者有十余年慢阻肺病史
因为长期吸烟 , 住在杏林的郑大叔有十余年的慢阻肺病史 , 是医院的“常客” 。 今年4月中旬 , 郑大叔因感冒出现发热、反复咳嗽、咳痰等症状 。 在家服药治疗5天后 , 他的病情突然加重 , 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 , 被家人紧急送到附属二院抢救 。
附属二院重症医学科李建江主治医生介绍 , 入院时 , 郑大叔被诊断为慢性阻塞肺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 。 用大白话来说:他因受凉导致肺部感染 , 慢阻肺病情加重 , 身体没法排出二氧化碳 , 出现二氧化碳潴留 , 并因此出现了精神异常的症状 。 入院时 , 他已处在昏睡状态 。
【一次受凉感冒,他感染“超级细菌”生命垂危!好在……】痰培养查出“超级细菌”
附属二院的ICU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给郑大叔进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 可是 , 郑大叔的肺部感染非常严重 , 且他咳痰能力差 , 导致痰积累在肺部 。 入院前三天 , 李建江要每天用仪器为其吸痰 , 最多时一次就能吸出30毫升左右的黄脓痰 。
在常规抗感染治疗一周后 , 郑大叔血常规里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指标下降不明显 , 且肺部CT影像无好转迹象 , 气道里的脓痰仍较多 , 仍有发热 , 这说明感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 果然 , 痰培养查出了“超级细菌”——鲍曼不动杆菌 , 这是一种多重耐药菌 , 且药敏结果显示它对所做药敏的药物全耐药 。 医生们看到这样的病原菌心情很沉重 。
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 属于条件致病菌 , 感染的多是老年患者 , 危重疾病、机体抵抗力弱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 一旦出现多重耐药菌致病 , 病情将难以控制甚至危及生命 。
何飞主任根据多年在重症感染方面的临床经验 , 针对该细菌特点 , 采用双联联合抗感染方案进行治疗 , 并马上再次采集痰液标本与微生物实验室联系 , 根据目前抗感染方案请实验室进行药物联合药敏实验 。 好在用药 3天后 , 郑大叔热峰开始下降 , 用药5天后相关炎症指标逐渐下降 。 “超级细菌”被控制住了 。
个体化治疗和心理疏导奏效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比较困难且疗程长 , 再加上郑大叔因慢阻肺导致的严重营养不良 , 1.75米的身高只有约45公斤重 , 形销骨立 , 让病情更加难以控制 , 住院大约1个月后 , 他仍没法脱离呼吸机 。 而且 , 长时间卧床又导致他的肌肉萎缩 , 有其他并发症的可能 。
对此 , 医护团队对郑大叔加强治疗 , 同步精心规划并逐步增加他的营养支持 , 在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病情逐渐好转后 , 再精心设计后续呼吸机脱机方案和康复计划 。
由于郑大叔存在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 在治疗过程中 , 医生、护士都需要穿戴专门的隔离服 , 家属无法在旁陪伴 。 这让郑大叔在治疗初期出现很大的情绪波动 , 时常焦躁不安 , 嚷嚷着要回家 。 在何飞主任的个体化治疗和心理疏导下 , 郑大叔的病情逐渐好转 , 并开始逐渐进行脱离呼吸机锻炼 , 郑大叔看到了自身的进步 , 也更愿意配合医护团队了 。 在进行脱离呼吸机锻炼的过程 , 他也主动开始康复训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