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朱顶红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朱顶红又名百去莲、朱顶兰等,为石蒜科多年生球根花卉 。 性喜温暖、湿润,忌强光暴晒 。 它原产南美热带,但不喜高温,也不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3度 。 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

【病害】朱顶红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朱顶红冬季处于休眠状态,要求干燥,温度9-12度,最低不能低于5度,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只要稍加防护便可过冬 。 盆栽朱顶红花盆不宜过大(一般先用16-20厘米口径的花盆),以免盆土久湿不干,造成鳞茎腐烂,盆土宜用腐叶土与砂土混合配制,栽前盆底施些腐熟的饼肥或鸡鸭粪为基肥 。 栽植时,将鳞茎的1/4至1/3露出土面,栽完后,将盆土揿实,留2-3厘米沿口,浇一次透水,以后不宜多浇,保持较低的湿度,并避免阳光直射,待叶片抽出约10厘米长时,再正常浇水,并开始施追肥,至花蕾形成后即停止施肥(但花后可适量施肥,以促使鳞茎肥大充实) 。 花后要及时剪去已凋谢的花茎,以免分耗鳞茎的养分 。 秋后浇水要逐渐减少,盆土以稍干燥为好 。 冬季应移入室内过冬,浇水量少至维持鳞茎不枯萎即可,温度保持不低于5度,否则会影响休眠和来年开花 。
朱顶红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斑点病和线虫病 。 斑点危害叶、花、花葶和鳞茎,发生圆形或纺锤形赤褐色斑点,尤以秋季发病多 。 应摘除病叶;栽植前鳞茎用0.5%福尔马林溶液浸2小时,春季定期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 。 病毒病致使朱顶红根、叶腐烂,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洒 。 线虫主要从叶片和花茎上的气孔侵入,侵入后引起叶和茎花发病,并逐步向鳞茎方向蔓延 。 鳞茎需用43℃温水加入0.5%福尔马林浸3-4小时,达到防治效果 。 虫害有红蜘蛛危害,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喷杀 。
红斑病
朱顶红常发生的病害为红斑病,叶尖、叶缘、叶面均可感病,发病初期出现紫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红褐色至红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隆起,并出现明显的纹路 。 病部干缩凹陷,枯黄,呈斑驳状,最后变为灰白色,上面散生许多小黑点,即分生孢子 。 防治方法有及时彻底清除病叶并销毁,以减少侵染源;发病期间用多菌灵600—800倍液防治,连续喷施数次 。 文章来源
叶片出现黄斑
朱顶红入夏后叶尖会出现黄斑,而后向下蔓延,用庆大霉素涂揩亦无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有的朱顶红叶色是常绿的,也有绿中带黄斑条的,俗称“金边朱顶红”,如果叶色是这样的,生长又比较平滑正常,那就不是什么病症;如果从叶尖开始向下逐步枯焦,就是得病了 。 造成病害的原因:
①烈日曝晒,盆土又经常过湿 。
②施入了未经发酵腐熟后的“过肥”或纯磷质肥 。 防治方法:朱顶红不应放在烈日下曝晒,盆土不应经常浇水,不能施入未经发酵腐熟的肥料,不能施纯磷质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