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食物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文章插图
食物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烹调的意义:杀菌、软化、帮助消化吸收 人类从生食到熟食,曾经被认为是一个极大的历史进步,也伴随着人类寿命的大大延长 。为什么要加热烹调呢?难道生吃食物就不能消化吸收吗?
的确,很多食物能够不经加热烹调便消化吸收,包括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 。
鱼肉海鲜都是动物性食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生吃和熟吃一样可以消化吸收 。人们对鱼肉海鲜类要加热熟食,主要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杀灭微生物,保证饮食安全;二是为了调和风味,丰富口感,创造美食 。
当然,和生食相比,消化鱼肉熟食还是会更容易一些 。这是因为加热之后,蛋白质适度变性,失去三维结构,更有利于人体肠胃中蛋白酶的攻击分解 。动物中所做的研究也证明,熟食可以减少动物消化吸收食物所耗的能量 。所以,对于一些身体虚弱的人来说,肉类做成熟食可能更为合适 。
蔬菜属于植物性食品,它们有坚韧的细胞壁,其中富含纤维,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其中还有一些抗营养物质 。熟吃蔬菜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软化纤维,缩小体积;二是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帮助细胞内部的成分转移到细胞外,被人体充分吸收 。同时,烹调还能破坏其中的有机磷农药,除去一部分草酸和亚硝酸盐,杀灭细菌和寄生虫卵,大大提高安全性 。当然,对很多蔬菜来说,熟吃显然更为美味 。比如说,菠菜和菜花,生着怎么吃?南瓜生吃能嚼得动吗?
【食物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粮食、豆子等淀粉类食品呢?它们不仅有细胞壁,还有大量的淀粉粒 。淀粉粒就像是紧密打包、层层包装的淀粉,如果不吸水膨胀,加热煮软,人体小肠中的消化酶就没法消化它,未消化的坚硬谷粒穿肠而过,不仅得不到营养,还会损伤消化系统 。
马铃薯、甘薯、山药等薯类食品虽然可以生吃,但生吃的时候只吸收其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而淀粉粒部分基本上是不吸收的,和纤维一样进入大肠,帮助一些喜欢淀粉的微生物繁殖——结果是肠道蠕动加快,产气增多 。偶尔食用,对“润肠通便”有一定好处 。
生食主义:贵族小众生活方式 从理论上来说,生食完全可以维持生命,供应充足的养分 。不过,生食生活的食物构成,和熟食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不能有谷物类食品 。
不能吃粮食豆类,而蔬菜水果也不能完全让人吃饱,这就意味着要吃生鱼生肉 。显然,这种生活要比“五谷为养”的生活昂贵得多 。因为平均5斤粮食作为饲料才能生产出1斤肉,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短缺的国家当中,如果人们都用鱼肉作为主食,显然超过了耕地资源的负载能力 。
同时,鱼肉类要能够生吃,需要有极高的新鲜度 。这就意味着它们从宰杀到烹调,都处于严格的冷链环境当中,保存期只有几天时间 。这样的肉,显然生产成本极其高昂 。
人们还顾虑,鱼肉海鲜类食品通常会富集环境污染,其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的水平都比粮食豆类高得多 。因此,以鱼肉类为主食,必须采用有机食品 。事实上,这也正是生食主义者一直提倡的食材 。然而,能达到生吃卫生标准的、有机方式生产出来的鱼肉,其产量之少,价格之高,可想而之 。
同样,能够达到生食安全标准的蔬菜,也不能是普通的蔬菜 。不仅农药必须严格控制,连可能含有寄生虫卵的农家肥都要慎用,也不能带大肠杆菌O-157这样致病菌,最好是洁净的有机蔬菜 。很多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不能像水果那样轻易去皮,也很难像番茄一样彻底洗净,生吃还是有风险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