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习性】覆盆子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栽培技术


【生长习性】覆盆子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栽培技术

文章插图

覆盆子别称复盆子、覆盆莓、乌藨子等 , 为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木本植物 , 果实是一种聚合果 , 有白色 , 金色和玄色 , 在西欧作为生果 , 在中国少量散布但少为人知 , 仅在东北地区有大批种植 , 市场上比拟少见 , 上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覆盆子的栽种手艺吧!
覆盆子的生长习性
覆盆子性喜暖和潮湿 , 请求光照优越的散射光 , 对泥土请求不严厉 , 适应性强 , 但以泥土肥美、保水保肥力强及排水优越的微酸性泥土至中性砂壤土及红壤、紫色土等较好 。 后果早 , 易进入盛果期 , 普通栽后两年见果 , 3年丰登 , 4至5年时产量最高 , 盛果期可长达15年左右 。 根系浅 , 不耐旱 , 水份缺乏会按捺发展和后果 , 花期4~5月份 , 结果期为6~7月 , 土壤水分蒸发量过大 , 水份缺乏 , 则会影响期产量 。
覆盆子的繁衍办法
1、根蘖繁衍:覆盆子根蘖繁衍时的母株应坚持泥土潮湿、松散、养分足够 , 选留发育好的根蘖 , 坚持间距10~15厘米 , 秋后挖起根蘖 , 挖时宜深 , 保存较多的侧枝 , 可随挖随栽 , 也可挖后先假植 , 第二年开春建园 。
2、扦插繁衍:覆盆子扦插繁衍时将粗度1厘米左右的侧生根挖出 , 选带芽的根 , 剪成10厘米左右的根条 , 于3月中旬停止扦插 , 开挖10厘米深的沟 , 将根斜拔出畦床中 , 显露四分之一在土外 , 埋平便可 。
3、移株繁衍:覆盆子移株繁衍每一年11月至次年3月 , 从山上林地中挖取野生植株 , 剪去地上基生枝 , 保存20厘米长 , 留意不要毁伤基部的休眠芽 。 随后移植于平整好的大田中 , 株距25厘米 , 每亩2700株 。 栽后覆土扎实 , 浇定根水 , 掩盖秸杆干草等 。
覆盆子的栽种手艺
1、建园:挑选避风朝阳、土质松散、有机质含量高 , 泥土潮湿不宜积水的地块建园 , 建园前应深耕平整 , 施农家肥2000~4000公斤/亩 。 栽植体式格局以带状法 , 行距2米 , 株距0.4~0.8米 。 植穴规格30×30×30厘米 , 栽苗时留意维护基生芽不受毁伤 。 栽后实时平茬 , 留茬20厘米左右 , 每穴栽2~3株 , 到达早日丰登的目标 。
2、整地:覆盆子栽种时选土层深沉、肥美松散、排水优越的微酸性缓坡地 , 深翻整地 , 按株行距50厘米×100厘米或100厘米×100厘米移栽 , 移栽前施足基肥 , 施农家肥每株3~5公斤 。
3、治理:覆盆子的发展时期连系松土除草 , 每一年施追肥2~3次 , 氮肥为主 , 过量搭配磷钾肥 。 在3月施苗肥 , 4月施花肥 , 11月施越冬肥 , 每亩施人粪尿1500~2000公斤 , 夏秋干旱时留意浇水 。 每一年5~6月 , 8~9月两次中耕除草 , 增加杂草对营养、水份的耗费 , 以增进覆盆子的树体的强健发展 。
4、摘芽:覆盆子在4~5月新枝发作侧枝时 , 摘去顶芽增进侧枝发展 , 同时对侧枝摘心 , 促使其发作二次侧枝 , 枝多叶则茂 , 添加翌年后果母枝 , 添加产量 。 结果期要在每一植株旁立支柱 , 避免倒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