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播种】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播种期是防治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 , 此期防治省工、省时、省药 , 可节制多种病虫害 , 结果明显 。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次要防治工具是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 , 小麦吸浆虫 , 小麦纹枯病、全蚀病 , 病毒病、黄矮病、丛矮病、黑穗病等 。 其防治办法是:
选用抗病虫种类
针对外地的次要病虫害选用抗病虫种类 , 搞好种类合理布局 。
发明防病生态环境
精密整地 , 肃清田间地头病残体和杂草 。 对峙增施用腐熟的农家肥 , 迷信均衡施肥 。 采取足墒、适期内晚播、精量半精量收获等种植办法 , 培养小麦壮苗 , 进步小麦自身抗病抗逆性 。
处置泥土
在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重发区 , 每亩可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0.5―1公斤 , 加水2―3公斤 , 拌细沙土20―25公斤制成毒土犁地前平均撒施空中 , 随犁地翻入土中 。 关于全蚀病重发地块 , 每亩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2―2.5公斤 , 拌细土15―20千克 , 犁地前平均撒施空中 , 随犁地翻入土中 。
药剂拌种
对地下害虫普通发作区 , 可用40%甲胺磷或50%辛硫磷乳油50克 , 加水4~5公斤 , 拌麦种40~50公斤 。 小麦纹枯病、黑穗病、条锈病 , 可用2%立克秀按种子分量的0.1%~0.15% , 或20%三唑酮乳油按种重0.15% , 或12.5%禾果利(烯唑醇)按种子分量的0.12%药量拌种 。 三唑酮、禾果应用量过大对小麦出苗和发展有影响 , 要严格控制用量 , 以避免形成药害 。 小麦全蚀病 , 可用2.5%适乐时100毫升 , 加水1.5~2公斤 , 拌麦种50~100公斤 , 晾干后收获 。 小麦黄矮病、丛矮病 , 用75%甲拌磷乳油100~150毫升 , 加水3~4公斤 , 拌麦种50公斤 , 拌匀后堆焖12小时收获 。 在病虫混发区要大力推广杀菌剂、杀虫剂夹杂拌种 , 各计各量 , 先拌杀虫剂后拌杀菌剂 , 并严厉依照拌种操作规程 , 避免人畜中毒 。
种子包衣
种衣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微肥、动物发展调节剂、成膜剂等复合加工而成的新型农药 。 种子包衣具有轻便、缓释、长效的长处 , 除防治病虫害外 , 还兼有种肥的感化 , 应大面积推行 。 各地可依据病虫害发作的品种 , 挑选恰当配方的种衣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