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佛牌的寓意和区别 唐卡佛牌是什么

卡中的佛与菩萨的区别 , 唐卡的寓意

唐卡佛牌的寓意和区别 唐卡佛牌是什么

文章插图

【唐卡佛牌的寓意和区别 唐卡佛牌是什么】因为唐卡里各类佛、菩萨、明王护法、佛母上师等形象非常多 , 而且有的佛具有多种变化身呈现 , 十分复杂;加之藏传佛教各教派供奉的佛、菩萨形象亦有差异 , 所以辨认是非常困难的 。 通常我们先以佛的两种变化身来区别 , 即真实身(自性身)和忿怒身(教会轮身) 。
真实身也称之为寂静相 , 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慈目善眉 , 四肢正常完美 , 表情平静的佛、菩萨形象 , 如穿袈裟的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强巴佛、大日如来、不动如来、宝生如来、无量光如来、不空成就佛、无量寿佛、八大药师佛等 。 这些佛根据佛陀三十二相、八十二随形好绘制 , 个个面如满月 , 体态端庄 , 肩头圆满 , 体分上下匀称 , 顶成肉髻 , 斜披袈裟或着天衣 , 庄严地坐在莲台上 , 接受世人的祈祷 。 忿怒身的形象就是佛在镇服魔障时显现的三头六臂、青面獠牙的恐怖形象 , 画师们根据佛经的记载 , 把这类形象刻画的怒目贲张、血盆大口、身上挂着人头骷髅串、骨饰、蛇等 , 手里拿着冒血得人心 , 配上背后的熊熊烈焰 , 十分凶悍恐怖 。 这就是通称的忿怒相 , 如大威德怖畏金刚、金刚手、大黑天、六臂怙主、马头明王、阎魔敌等 。 还有一种善怒皆有的形象 , 通称为寂忿相 , 如本尊神上乐金刚、喜金刚、时轮金刚等 。
唐卡中千手千眼观音 , 四壁观音较好辨认 , 二十一度母通常以白度母和绿度母为代表 , 白度母身白色 , 双手和双脚各生一眼 , 面部有三眼 , 头戴鲜花五佛冠 , 身穿天衣 , 佩戴璎珞 , 双腿跏趺坐于莲台上 , 左右持一曲颈莲花 , 右手掌心向外 , 表示接受人们的求助 , 绿度母深绿色 , 左手拿一朵莲花 , 左腿单盘 , 右腿向下舒展 , 脚踏在一朵莲花上 , 二十一度母身色都不一样 , 有金色、蓝色、红色等 。 据说二十一度母是从观音菩萨的眼睛中变化来的 , 千手千眼观音 , 四碧观音及二十一度母均属寂静相 , 这些观音和度母的形象被画师描绘成体态优美 , 婀娜多姿 , 妩媚动人 , 含情脉脉的女性形象 , 使人觉得她们真是救苦救难 , 大慈大悲的菩萨 , 能救众生于水火 。 唐卡中常见的十六罗汉、大成就者及历代藏王、上师高僧等形象 , 基本是按人的形象特点绘制的 。 因此比较好认 , 唐卡中神佛的形象还可以根据肉身的颜色、服饰、坐姿、手印、标识等来区别 , 当然这还得具备一定的佛学基础知识才能正确地认识 。
唐卡的内容还有坛城图、四大洲及风火水图、须弥山图、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香巴拉图及根据四部医典绘制的医方明类图、期巴霍图等 。 唐卡的用途虽然是用于观修、礼佛、积善祈愿 , 但作为一种宗教艺术品 , 我们从唐卡多变的构图形式以及丰富艳丽的色彩和优美的造型中 , 可以领略到唐卡的无限美感及藏民族历代艺术家精湛的技艺和虔诚的敬业精神 , 同时也可以领悟到我们祖先给人类留下的艺苑奇葩—-唐卡艺术的神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