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的故事是什么

朝三暮四,汉语成语,出自《庄子·齐物论》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 。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那么朝三暮四的故事是什么呢?

朝三暮四的故事是什么

文章插图
1、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人,非常喜爱猴子 。他在家里养了一大群猴子,时间长了,渐渐能懂得猴子们的心意,猴子们也能理解主人的想法 。他尽量节省家中的用度,买可口的东西喂给这群猴子吃 。后来渐渐不支,养不起这么一大群猴子了,于是他便想限制它们的食量 。
2、但又担心猴子们不听从,便骗它们说:"以后每天给你们的食物,早上是三枚栗子,晚上是四枚栗子,怎么样?"猴子们听了很生气,一个个跳了起来,吼叫不止 。养猴人便改口说:"那么早上给你们四枚,晚上给你们三枚,行不行?"猴子们听了都高兴起来,顺从地爬在了地上 。
【朝三暮四的故事是什么】关于朝三暮四的故事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