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药的老人要意什么?应当遵循五个原则

老年人用药有特殊性现在,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用药的剂量问题,很多人呼吁药厂生产一些专门针对儿童的小剂量药品 。其实大家都忽视了老年人用药也不同于成年人 。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老年人用药有所不同:
①用药品种多而杂,易发生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
②因所患多为慢性疾病,故用药时间长,易导致药物体内蓄积而中毒,并损害肝、肾和造血系统功能 。所以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及时根据病情遵照医嘱调整药物和剂量 。
【长期服药的老人要意什么?应当遵循五个原则】③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且由于生活环境和体质的差别,对药物用量个体差异大,耐受性低 。因此,一般药物应用时,要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摸索出既能控制病情,又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剂量,比较适合自己的剂量 。
老年人用药五原则
1.受益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 。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
2.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 。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 。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 。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 。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
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比如应用p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 。使用a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可以减少用药数目 。另外,要重视非药物疗法,这仍然是有效的基础治疗手段 。如早期糖尿病可采用饮食疗法,轻型高血压可通过限钠、运动、减肥等治疗,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纤维食物、加强腹肌锻炼等,病情可能得到控制而无需用药 。
3.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 。由于现在尚缺乏针对老年人剂量的调整指南 。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体重、肝肾功能、临床情况、治疗指数、蛋白结合率等情况具体分析,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大剂量 。
应注意的是,也并非保持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 。对于需要使用首次负荷量的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为了确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 。小剂量原则主要体??在维持量上 。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就从小剂量(成年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 。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 。
4.择时原则
择时原则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 。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喘常在夜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高峰在上午);药代动力学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白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白天用药比夜间吸收快、血液浓度高);药效学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如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于下午) 。
举例来说,抗心绞痛药物的有效时间应能覆盖心绞痛发作的高峰时段 。变异型心绞痛多在零点到六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 。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上午6时到12时发作,应在晚上用长效硝酸盐、p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
5.暂停用药原则
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 。在老人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 。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 。所以暂停用药原则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