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字的由来


1、甜,会意字 。“甜”字篆文左边从“甘”,右边从“舌”,楷书随同篆文结构,但后代多把“舌”写在左边,视作正体,这也是现代汉字的写法 。“甛”字作为异体逐渐被淘汰 。甜,本义是像糖和蜜的味道,与苦相对;引申义有美好、幸福、快乐等 。《说文》:“甜,美也 。从甘,从舌 。舌,知甘者 。”汉张衡《南都赋》:“酸甜滋味,百种千名” 。
【甜字的由来】2、“甘”是“甜”的本字 。甘,甲骨文字形“图A”在“口”中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口腔、舌头所体验到的舒服、美妙的味觉 。当“甘”被习惯性用于书面语境后,籀文“图B”再加“舌”“图C”另造“甜”代替 。造字本义:形容词,味觉上美好如蜜的快感 。有的籀文“图D”由“舌”“图E”、“人”“图F”会义 。篆文“图G”基本承续籀文的字形“图B”,将籀文字形中的“图E”写成了“图H” 。楷书“图J”调整左右顺序,将篆文字形中的“图K”写成“图L”,将篆文字形中“图M”的写成“图I” 。“甘”作为形容词与“甜”同义,但“甘”多用于书面语境,“甜”多用于口语语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