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手抄报内容 语言文字手抄报资料


语言文字手抄报内容 语言文字手抄报资料

文章插图
1、什么是汉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通用的语言,是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
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年代还不能说得很确切,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和春秋时期就产生了 。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左传》、《孟子》中都有一些用雅言解释方言的例子 。
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也叫做凡语、凡通语或通名,西汉扬雄编著的《方言》就是用当时的民族共同语通话来解释各地的方言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 。隋、唐时代,人们做诗词、写文章非常注意正音,因此很多韵书应运而生 。韵书的出现,正音风气的盛行,都在客观上起到了推行民族共同语的作用 。元代的民族共同语叫天下通语,周德清的《中原音韵》记录的就是当时的民族共同语 。
汉民族共同语和各个方言都来源于上古汉语,同出一源 。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咱们的汉民族共同语就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从此,普通话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
2、普通话等于北京话吗?
有人认为普通话就是北京话,比如可以说她会说普通话,也可以说成她会说北京话,这就是把普通话跟北京话当成一回事 。其实严格地说,“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 。相声大师侯宝林在《普通话与方言》这个相声段子中就形象地指出了普通话同北京话的区别 。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而北京话只是诸多方言的一种 。普通话是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为民族共同语后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一般认为,这个定义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普通话加以规范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音,即北京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而不包括北京话的土音;同时,普通话词汇也不包括北京话中的一些土话 。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按照北京人特别是老北京人的语音、词语来说话,要注意分辨哪些是北京人的土词、土语 。怎样分辨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听普通广播、电视,多听普通话教学录音、录像带,学说标准的普通话 。
3、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
(2)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
(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
(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
(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
(6)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
(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
(8)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
(9)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
(10)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
(11)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
(12)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
(13)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
(14)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
(15)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
【语言文字手抄报内容 语言文字手抄报资料】(16)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
(17)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
(18)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