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养生食谱大全

、胆囊炎病人的饮食禁忌 人在进餐后,脂肪及胃酸刺激小肠粘膜产生胆囊收缩素引起胆囊收缩,把胆汁排进小肠,参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若胆囊胆管粘膜发炎,胆管阻塞,胆汁排出不畅,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就会受影响 。同时,胆汁中胆固醇与胆酸盐的比例发生改变,胆固醇浓度升高,因而容易发生胆囊胆管结石 。进食脂肪后,胆囊收缩,右上腹出现疼痛,甚至剧痛、恶心等 。因此,胆囊炎病人要限制食油量,急性期每日限20~30克内,好转时限50~60克内,忌吃肥肉 。饮食以清淡少渣易消化为宜,忌食辣椒、洋葱、萝卜等刺激性强,含粗纤维的食物;忌少餐多量,应少量多餐,并多饮汤水,以利胆汗的分泌和排出;忌食产气和带气味的果菜豆类,以免加重腹胀 。胆囊炎及胆石症患者忌食下列食物: 鸡蛋:性平,味甘,虽有滋阴润燥,养血补益作用,但胆囊疾病之人应当忌食 。唐代食医孟诜曾说:“鸡子动风气,不可多食 。”《随息居饮食谱》亦云:“多食动风阻气,……疸 鸡蛋 、痞满、肝郁,皆不可食 。”现代医学认为,鸡蛋(尤其是鸡蛋黄)含胆固醇量极高,而胆结石形成的因素之一包括胆固醇代谢失调,故应忌食含高胆固醇食品 。除鸡蛋外,其他禽蛋,包括鸭蛋、鹅蛋、鹌鹑蛋等,皆不宜多食 。肥猪肉:性平,味甘咸,能滋阴补虚,但胆囊炎、胆石症之人忌食之 。中医认为,胆囊疾患多缘于湿热壅结肝胆 。《本草备要》中说:“猪肉,多食则助热生痰,助风作湿” 。尤其是肥猪肉,更是油腻缠黏,肥浓厚味,胆囊疾病者更应忌食 。现代研究认为,肥猪肉属高脂肪食品,而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忌口的关键,就是要控制脂肪食物,否则过量脂肪食物会引起胆囊收缩而产生疼痛 。胡椒:性热,味辛 。明·李时珍曾说:“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 。”胆囊炎、胆结石多属中医的实证热证,故辛热助火之物皆当忌食,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等,概不宜服 。现代医学认为,胡椒之类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最易引起胆囊强烈收缩而诱发胆绞痛 。羊肉:为温补性食物 。汉代名医张仲景曾说:“有宿热者不可食之 。”《医学入门》中也认为“素有痰火之人”不宜服食 。胆囊炎胆结石之人多为胆经湿热偏盛,羊肉温补,故不宜食 。鸡肉:性温,味甘,为肥腻壅滞之物,患有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之,以免刺激胆囊,引起胆绞痛发作 胆囊炎饮食调理 近几十年来对胆囊炎、胆结石形成机理的研究,人们已认识到饮食营养与胆囊炎、胆结石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胆固醇结石与人们的过度营养有关,而胆色素结石又与食物中蛋白质的缺乏不无联系,胆色素结石的发生还和胆道蛔虫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基于这些认识,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预防胆囊炎、胆结石的发生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 。(1)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 。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道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2)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和胆汁中含有较多量的胆固醇有关 。吃得过多,特别是食物中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就会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增高,会促使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近年,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人们的饮食由以前的“温饱”型逐渐向吃好、吃精转变,鱼、肉、禽、蛋等食品的消耗量正在逐年增加 。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一些因吃得过好、过多而引起的“富贵病”,如肥胖症、冠心病和胆结石 。要预防这些“富贵病”,就要注意营养适度,特别要注意不食用过多的胆固醇和动物脂肪 。所谓适度的营养,就是要对人们的饮食的质和量都加以一定的限制,要求饮食的质量全面地提供各种比例合适的营养物质,而食物的量则以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为度 。根据适度营养的原则,并参照我国人民目前的饮食习惯和消费水平,我国的营养学家提出了以下的每人每月较为合理的食物组成:谷类14kg,薯类3kg,豆类1kg,肉1.5kg,鱼0.5kg和水果1kg 。当然,以上标准只是适用于从事一般活动的普通成年人 。此外,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对防止营养过度也有一定的帮助 。(3)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 。据研究,蛋白质摄入量的长期不足,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关 。因此,保证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就会有助于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发生 。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中蛋白质量已有明显增高,因此我国患胆色素结石的人数已有减少的倾向 。但在我国有些地区,特别是农村,胆色素结石仍很常见 。(4)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须洗净,搞好环境卫生等,是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对预防胆色素结石也很有帮助 。(5)积极治疗肠蛔虫症和胆道蛔虫症:发现肠蛔虫症后,应及时服用驱虫药,以免蛔虫钻入胆道,万一得了胆道蛔虫症,更应积极治疗,以防日久发生胆色素结石 。(6)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长期淤滞:对长期禁食使用静脉内营养的病人,应定期使用胆囊收缩药物,如胆囊收缩素等 。

胆囊炎的膳食,应根据病情给予低脂肪、低胆固醇的半流质食物或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软食 。低脂肪:指脂肪总量以20-30克/日为宜,并把这些脂肪总量分在各餐中 。低胆固醇:指忌食用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如蛋黄,脑,肝、肾及鱼子等,因鱼油中含大量多烯酸,能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所以平日可多食用些鱼类食物;
蛋白质:蛋白质食用要适量,每日50-70克,足量的蛋白质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但过量的蛋白质会增加胆汁的分泌,不利于胆囊炎性组织的修复 。
碳水化合物:慢性胆囊炎的病人的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易消化,利用率亦高 。但过于肥胖的人患胆囊炎,同时合并有冠心病或高脂血症时,则需要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包括主食及含糖糕点,糖块的摄入,以利于减轻体重 。
大量饮水 。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量的摄入,以利于胆汁的稀释,减少胆汁滞积 。
忌食用刺激性食物或浓烈的调味品 。
【胆囊炎养生食谱大全】少量多餐 。
避免便秘发生,因其能影响胆汁的排出,所以适当用些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 。
此外还可采用如下饮食疗法:
金钱败酱茵陈茶: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克,煎汁1000毫升,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饮 。鸡蛋汁黄瓜藤饮:黄瓜藤100克,洗净煎水100毫升,新鲜鸡蛋1个,取汁冲服 。萝卜汤:取新鲜萝卜1个,切成小块,适量水,放少许食盐,共煮之,取汁饮用,每周3次服 。
 
(一)禁忌
1、避免过度劳累;
2、避免情志刺激;
3、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
4、忌食辣椒、咖喱、芥菜等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忌酒及咖啡、浓茶;
5、忌用熘、炸、煎等方法烹调食物 。高温油脂中含有丙烯醛裂解产物,可刺激胆道,引起胆道痉挛急性发作 。
(二)宜食
1、可食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低胆固醇、高糖类饮食 。限制动物性脂肪,可补充适量植物油(具有利胆作用) 。控制动物肝、肾、脑或鱼子等食物的摄人 。适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的摄入比例 。
2、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e等 。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 。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更应保证 。酸奶、山楂、糙米等食物也对患者有利 。
3、食用适量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预防胆囊炎发作 。
4、大量摄入水分有利于胆汁稀释,每日可饮入1500~2000毫升 。
5、少量多餐,可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达到引流的目的 。
6、合理烹调,宜采用煮、软烧、卤、蒸、烩、炖、焖等烹调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