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乙酸为什么会结冰,乙酸乙酯用氮气吹干结冰的原因是什么

冰乙酸为什么会结冰【冰乙酸为什么会结冰,乙酸乙酯用氮气吹干结冰的原因是什么】

冰乙酸为什么会结冰,乙酸乙酯用氮气吹干结冰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冰乙酸会结冰的原因是乙酸的凝固点较高,通常在16-17摄氏度,因此乙酸常温下非常容易凝固,如同结冰 。乙酸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 。纯的无水乙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彻底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弱酸性且腐蚀性强 。
乙酸乙酯用氮气吹干结冰的原因是什么关于乙酸乙酯用氮气吹干结冰的原因相关资料如下
乙酸为何容易结冰zz
“冰乙酸”指的是纯乙酸(CH3COOH),它的凝固点比水高很多,大约是16-17度,所以容易以固体形式存在,看上去像冰一样,所以才有了那个名称 。但是,为何乙酸容易结冰呢? 也就是说,为何乙酸的冰点那么高? 它的冰点不仅比水高,更比一个和它非常相似的分子,乙醇(CH3CH2OH)高很多,因为乙醇的冰点只有负114度 。还有一个类似物,那就是乙酰胺(CH3CONH2),它跟乙酸更像,不过冰点更高,将近80度,通常都是固体 。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分子的另外一个最基本性质 。对于上面3个分子来说,乙醇和乙酸基本可以和水混溶,而乙酰胺却有限地溶解于水中,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200克的乙酰胺 。要解释这些基本现象也不是很容易的事,而真正理解了它,也会发现那些知识会很有用途,甚至于帮助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呢 。
主要有3个因素:
1.乙酸是个刚性平面结构,自由度小;
2.其Pi键易极化,分子间相互作用能比较大
3.氢键
这里,特别说明分子间可能形成氢键的个数和强度决定了乙酰胺和乙酸的不同 。
乙酰胺很特殊,和乙酸一样,它也是个平面结构(4个非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但是构成晶体单元的每个分子的氢键给体和受体数量刚好相等,因此在晶体中所有的极性基团都能够完全相互匹配,这样一来分子之间几乎只剩下非极性的 PI 电子,它们彼此通过疏水作用而层叠在一起:由于分子间氢键很强,乙酰胺分子堆积在一起,实际几乎等同于非极性分子 。分子间的氢键和疏水作用使得乙酰胺的溶解度较低,而凝固点很高 。下面图示乙酰胺晶体中排列的某个角度 。
在蛋白里面,最常见的基团就是酰基,即取代的乙酰胺,一方面酰基跟周围的主链或者侧链形成氢键,另一方面,其PI电子又参与疏水作用,从而稳定着蛋白的主体结构 。温度较低时有利于提高环氧乙烷的选择性,转化率也高冰醋酸的熔点约为16度,在冬季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将没有结冰的冰醋酸(温度高于熔点)倒入烧杯中搅拌后,烧杯将从冰醋酸中吸热,导致冰醋酸温度下降,当温度略低于熔点就开始凝固了 。冰乙酸加水里加热起到什么作用呢冰乙酸顾名思义就是容易结冰 。
冰乙酸凝固点为16.6℃, 很容易形成结晶体 。
在实际应用中,液体冰醋酸更容易操作 。
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将盛有冰醋酸的容器放置在大约40℃的热水中, 使冰醋酸融化待用 。冰醋酸凝固的原因1、常压下冰醋酸应该在16摄氏度凝固,(密封在原装试剂瓶里)直到冬天那就不是在常压下应该低于常压凝固点会降低 。2、开瓶增压,同时振动形成晶核,冰醋酸迅速结“冰” 。3、冰醋酸凝固不需要空气能完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