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陈香解析

【普洱茶的陈香解析】所谓陈香 , 大概地说是一种陈旧的香味 , 不刺激 , 较平顺 , 较易为人接受 。普洱茶无论生、熟、干、湿 , 只要存放得好 , 若干年份后都会出这种陈香 。当然 , 随着人们对普洱茶的不断认识 , 对陈香也有了很大的分别 。比如 , 干仓和湿仓的陈香是不同的;生茶和熟茶的陈香亦是不同的;不同的茶 , 出陈香的时间亦不同 。陈香的发现 , 对普洱茶的现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 是有其道理的 。普通的普洱茶毛茶大多数是不香的 , 或香不吸引 , 也没多少人在意此时的香 , 因为还需要经历相当的时间 , 工序 , 才到成品 。传统的毛茶制作 , 都没有特别注意香味 , 保留香味 , 还会不经意地吸杂味 , 烟味 , 都觉得是正常的 。到了压为茶 , 成了成品大都是草青 , 生涩味 , 有部分夹杂着烟味 , 杂味也属正常 。试想 , 这样的茶谁愿意去喝呢?不愿喝 , 自然是留着放着 。很偶然的发现 , 放久了 , 草味没了 , 烟味 , 杂味也减弱 , 甚至消失了 。随之 , 出了陈香味 , 生涩也变得顺、滑了 。这是一个惊喜的发现 , 草变宝了 。普洱茶这样也就惭惭地被越来越多人认识 , 接受所喜爱 。这是普洱茶特有的特性 , 是人们在漫长的实践中发现的 , 不是任何人可以捏造出来的 。
本来 , 普洱茶沿着这个方向发展是不成问题 , 会健康平稳地走向辉煌 。但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 也不可能那么简单 。总有些人为了私利 , 会夸大其词 。到很多人为了利益 , 夸大其词 , 也很多人 , 得到了利益 , 相互夸大其词 , 那就是不得了的事了 , 就成了“神话”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 , 没必要指责任何人 。易地而处 , 可能大概人人也差不了多少 。但夸大了的东西 , 终究会还原的 , “神话”也自然破灭了 。还原是应该的 , 还需是错误 。普洱茶“神话”破灭后 , 很多人都被陷进去了 。损失了不少 , 被深深套住了 。很有些人从怀疑 , 到怀恨 , 更有为了涉愤把普洱茶说得一文不值 。把“陈香”说成是某地方人捏造吹虚的 , 为炒作所需的虚假概念 。于是普洱茶由天上跌落地下 , 跌入谷底 。严格说 , 比谷底还要低 。很多人 , 谈“普”色变 , 别说再拿钱买普洱茶 , 他自已的茶能卖回钱就万幸了 。传奇 , 越传越奇 , 越传越神 。恐惧 , 越传越惧 , 像骨牌效应 , 把人的精神、心理摧垮 。07年 , 普洱茶崩盘后 , 不但夸大部分成了泡影 , 真实客观部分亦被怀疑 , 甚至被否定 。
但这些怀疑 , 否定是有理由 。不是因为人们心理脆弱 , 反常 , 反叛 。不明其中理由的人 , 又会指责那些人 , 不懂普洱茶 , 遇事经不起打击 。因此 , 引起许多不必要的争论 。需知道 , 普洱茶有陈香的事实 , 但没有市场的物质基础 。所谓市场是很大的 , 尤其是中国市场 , 需要很大量具有“陈香”的普洱茶 , 才能被市场认识 , 证实 。但遗憾的是具有“陈香”的普洱茶少得可怜 , 仅只有早期少部分人喝过 , 感受到 , 传奇不可能一点事实都没有 , 而传得很奇很广 。它一定有多少事实 , 多少有人经验过 。经验过它的好 。因为 , 的确好 , 确实少 , 就有了炒作的条件 , 所以也很快炒起来了 。因为 , 确实少 , 很快炒起来 , 也就缺乏市场基础 , 所以也很快崩盘了 。具有“陈香”的普洱茶 , 不仅早期未炒作之前少 , 时至今天还是少得可怜 , 而且真正好的大部分被消耗掉了 。现存的只有极少 , 但又变得天价贵 , 不是一般人消费得起的 , 更何况那些损失惨重的茶友了 。大部分受损失的茶友 , 包括现已成为业余或正式普洱茶的从业者 , 都是06、07年 , 鬼使神推地被卷进来的 。那时候 , 别说茶老板没有“陈香”的普洱茶给你喝 , 新茶都没得试 , 你要买还要求他 , 还要追紧 , 慢一点都没有了 , 大家都是以讹传讹 , 争相抢购普洱茶 , 不需质量 , 只需买到手 。你买了不喜欢随便卖出来都有人要 , 价格还长高了 , 还有钱赚 。这就叫疯狂了 。更不用说 , 关心“陈香”这一个概念的虚实 , 追问一下 , 自已买的茶会不会变陈香 。市场疯狂的代价是惨重的 , 挽来的是惨淡 。手上的茶也卖不出去了 , 普洱茶到底好不好 , 是不是越陈越香 , 陈香这个概念的虚实 , 就成了问题了 。可以说 , 很多人从来都没喝过“陈香”好的普洱茶 , 到现在也没有 。没有真实地感觉过 , 经验过 , 也就只有虚的概念 。就好像 , 红色的概念 , 假如 , 从未见过红色的人 , 无论听别人说红色是怎样怎样的 , 他都只能得一红色空的概念 , 而没有红色真实的概念 。没有经验过 , 只有虚概念的人 , 怀疑是应该的 , 否定也是正常 。但是不影响一事物的真实性 。
普洱茶出陈香是确实 , 这是很有些人经验过的 。熟茶比生茶快出陈香 , 湿仓茶比干仓茶快出陈香、出陈香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 具体因茶而异 , 没有标准 。这个较难验证 , 因为现在很多人手上的茶 , 还没有出陈香 , 也就不多说了 。但草青味的减退 , 生涩转柔顺 , 是不难体验 。只要将自已手上的茶作对比就可以了 。等到普洱茶出陈香 , 是漫长 , 但是迷人的 。但可以肯定说 , 普洱茶经过存放 , 是变好的 。
为不至于混淆 , 特别说说湿仓 。开始时 , 应该是人们在无意中发现湿度大时 , 普洱茶可加快陈化 。后来 , 急功近利的人就专门造湿仓茶 。湿仓可以加快普洱茶陈化 , 退仓后 , 存放可更快出陈香 , 汤色红浓通透 , 口感顺、滑 。对不懂的人 , 可骗许多年份 。但湿仓茶与干仓茶的陈香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所谓陈香是不易确定的 , 也很不固定 , 定义也很广 。没有经验过 , 就更难说得清楚明白 。大概地说 , 湿仓茶的陈香 , 有似于 , 稻草堆霉的陈旧味 。口感、滋味也是无法跟干仓比拟的 。03年之前 , 大部分都是喝这种湿仓茶的陈旧味 。后来 , 人们才逐渐发现干仓茶的好 , 在这个问题上 , 88青饼是功不可没的 。湿仓茶也就慢慢地被淡出市场 。但干仓茶需要真实年份 , 存放干净 , 才可能出陈香 。是很难造假 , 严格说是造不了假 。当今的科学 , 可能很多东西都可以制造 , 但时间是绝对不能再造的 。所以 , 就决定了真实年份纯干仓好的旧茶 , 少中更见少 。也成就了其价格飞高猛涨 。也给了市场炒作的条件 。物以稀为贵 , 又少又好的东西 , 贵是正常 。但又多而又未见好的东西 , 贵是不正常的 。大凡人觉得一样东西“好” , 需要真有“感觉”到它好 , 才成立的 。而新普洱茶是做不到这点的 , 至少难以做到 。陈香这一概念不但成为许多人的虚概念 , 而且 , 现实很多人现存的普洱茶 , 喝又不能喝 , 至少不好喝 , 卖也卖不掉 。只能放着 , 有希望放着是不成问题的 , 没希望放着是很成问题的 , 心里没了底 , 难免会焦急、无奈 , 怀疑 , 恐慌 , 怨恨 。市场只好也唯有停下来 。有了这种心理 , 市场比普通停下来的淡静 , 自然更恐怖 。市场这个产物是公平的 , 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 。
说到这 , 应该多少可以解释 , 现今普洱茶市场为何这么淡静 , 而且淡得那么可怕了 。当然 , 我们不仅只是为了解释这个 。更为被诱惑 , 买了普洱茶的投资收藏客 , 和从事普洱茶行业的老板 , 让他们清楚明白 , 他们现存的茶是怎样来的;未来又将会怎样 , 作理论分析 。让他们正确地看待手上的普洱茶 , 做好现在工作;计划好未来的工作 , 作理论依据 。可以说 , 到了有很多很多普洱茶出陈香 , 很多人经验过陈香 , 陈香这一概念 , 才真正明释到那时 , 普洱茶才真正走上正确之路 , 才会繁荣起来 。至少让他们知道 , 普洱茶陈香这个概念不是虚有的 , 他们手上的普洱茶会越放越好 , 而且若干年后 , 会出陈香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