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别过劳,小心妈妈手!

由于日常生活中会频繁使用,造成这两条肌肉和腱鞘发炎,也就是俗称的妈妈手;学名称为“迪奎文氏症候群(de Quervain's)”,以症状来区别,医疗上名为“桡骨茎状突腱鞘炎”,手腕和大拇指相接处 , 以及手部相关区域,都会感觉疼痛难当 , 无法正常抓握物品 。桡骨腱鞘发炎的原因
造成妈妈手的原因,是因为大拇指过度使用,使得伸肌和外展肌动作很多,所以容易有发炎情形,除此之外,和怀孕后期时身体所分泌的松弛素也有关 。曾清祥院长表示:“怀孕后期到生产前,母体为了让生产更顺利 , 身体会分泌出松弛素,让全身韧带变得比较放松,手部也有许多韧带肌腱,因此,平常可能做同样分量的工作不会受伤,但此时因韧带较松弛,就容易伤及肌肉及腱鞘 。”
1.短时间大量使用拇指
产后一步入新手妈妈阶段,就有许多工作要忙,不管是挤奶、喂奶、换尿布、洗衣服和洗奶瓶,短时间内拇指的工作量大增,加上身体中松弛素的作用尚在,“这段时期真的非常容易受伤,可见产后妈咪的辛苦 。”
当然,除了产后妈咪之外,还有许多情况也会受伤,其中以运动伤害最常见,保龄球、乒乓球和高尔夫球 , 这些大量使用拇指和手腕的运动,也容易伤到同样地方,或是有人健身的方式不正确,肌力尚未练足就用单手做伏地挺身,也会因发炎而疼痛 。
2.动作太快?姿势不正确
许多刚上任的新手妈妈,容易手忙脚乱,很多事情都急急忙忙地做,常以不正确的姿势用力,或为了求快,以手指施力,就很容易“妈妈手上身”,不可不慎 。举例而言:妈咪要拿很多物品进房门 , 却刚好听到宝宝在哭,没有蹲下身再依序拿?。苯佑媚粗傅牧α堪阉形锲诽崞鹄?,这个动作就非常容易受伤 。“产前,妈妈会小心留意弯身姿势,拿取东西时也会放慢动作,并懂得利用到手腕和手臂的力气协助,但因照顾新生儿较忙乱,未注意姿势就很容易受伤 。”但仍要提醒,即使妈咪使用正确的姿势,如果用到拇指的次数太多,还是会受伤喔!

产后别过劳,小心妈妈手!

文章插图
3.为什么不是“爸爸手”?
近年来越来越多爸爸积极参与育儿工作,因此门诊中也出现一些认真的爸爸会手腕痛,但“桡骨茎状突腱鞘炎”为何俗称妈妈手,而非“爸爸手”呢?根据学者所做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女性在不用力的状态下,拇指侧两条肌肉的位置,与手腕连接的角度比较大 , 结构上拇指基部所连接的腕骨和桡谷的位置比较弯,因此肌腱伸展较为费力 , 像有阻碍卡住一般 。在每次动作的过程中,肌腱所承受的压力都比男性做同样动作来得大,因此若男性和女性以大拇指做相同频率和幅度的动作,女性会比男性容易受伤 , 也许,这是此疾病一直以来被称为妈妈手的原因喔!
临床上多合并症状
妈妈手好发于手腕和大拇指处,许多妈妈都是合并许多手部的疾病,痛得很厉害时才就医 。
手部的关节、软骨和韧带很多,有时不能靠一般观察 , 即可判断出是哪里出了问题,必须经过仔细的理学检查,才能找出真正问题,对症下药 。比如说 , 如果妈妈们在做手部活动时,并没有明显的疼痛;在理学检查时,甚至可以对抗医师所给予的阻力,那并不一定是妈妈手的肌腱炎,可能是更深层的骨头间韧带问题,因此确定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
腕隧道症候群
上班时必须长时间使用计算机的族群 , 可能会患上腕隧道症候群,此症状常常和妈妈手合并出现 。腕隧道症候群患者的前3指半,经常会感觉到酸麻,或是做小的精细动作时,手指会突然没力气 。
手指关节炎
经常被混为一谈的 , 还有手指的关节炎 , 患者只会感觉手腕和手指都很痛,光听症状其实很难区别,临床上要很仔细分辨 , 可能是单一关节或整个拇指关节发炎,发炎受伤的地方若不同,医师治疗方式也会有所改变 。
【产后别过劳,小心妈妈手!】 抱小孩变成网球肘
当新手妈妈长时间抱小孩,会使用到手部其他部位 , 最常见的是手肘疼痛,就是俗称的网球肘,手肘肌群是控制手腕的部分,因频繁地抱小孩使用腕部,不舒服的频率也会增高 。
妈妈手?预防重于治疗
不管是妈妈手还是其他肌腱、关节的发炎,都需要比较长时间的治疗,让身体组织慢慢复原,且注意别让患部复发,或是受到再次的伤害,曾清祥院长认为,“预防重于治疗”是一句老话 , 但以复健的观点而言,用正确的姿势处理家务、不过度使用手指,并且适时找帮手,都是预防妈妈手的重点,以免受伤后必须旷日废时地治疗 。

产后别过劳,小心妈妈手!

文章插图
妈妈手检测方法:
将拇指放入四指中,轻轻握拳,拳头往小拇指的方向压 , 如果靠近大拇指的手腕会痛,就可能是妈妈手找上门!
1.母奶妈咪以物理治疗和辅具为主
在治疗方面 , 局部打针的效果最快,可治愈80%~90%的不适;其次是吃消炎止痛药、肌肉松弛剂 。母乳妈咪情况特殊的话,不建议以打针和吃药方式进行,通常会给予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最有效,其次就是电疗 。
在治疗的这段期间,妈咪还是必须要操持家务、照顾宝宝,担心无法让患部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时护具的使用就非常重要!很多人进行疗程时,都忽略了护具的重要性,妈妈应选择材质轻、固定性佳的护具,并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
最新治疗技术:骨震波
近年来新发展的复健治疗训练器 , 称为“骨震波”,是以聚焦的震波 , 投射于定位好的人体部位,借助震波的高能量透过血管新生,促进组织再生,达到修复组织,且能消炎止痛的效果 。此新技术的优点是恢复快、频率不用太高,比起一周要做好几次复健 , 骨震波一周一次即可 , 妈咪可以考虑时间和财力,多一个治疗的选择 。
泡热水促进代谢?保养手部
除了配合医师治疗外,在家可以勤做保养,曾清祥院长建议妈妈,每天让整只手泡一下热水,大约20分钟 , 洗澡水的温度即可 。由于手部关节多、形状复杂,以毛巾热敷无法均匀受热,效果会差很多,建议还是以泡热水为主 。泡完热水后,再把双手举高,高于心脏即可,手指做抓握的动作,反复数次,促进血液循环 , 可把患部中一些发炎的物质带走 , 有助于消肿,改善手部的疼痛 。
2.多休息?找出造成疼痛的原因
让疼痛的患部多休息,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方法,找出产生疼痛的动作和原因,是预防复发的最好方法!
许多妈咪总在疼痛到忍无可忍时才就医,就医后应请医师仔细分辨患部共有哪些,并且配合医师找出造成疼痛的原因 。“一旦有了自觉,哪些动作会让手部不舒服 , 患者就会开始注意,尽量不要做那些动作,如此,治疗才能快速有起色,也能预防再次复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