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黄疸为主的秘方-清肝解毒汤

清肝解毒汤
【方源】
《清肝解毒汤治疗青少年乙型肝炎120例》[韩仲成 , 等.山西中医,2005,21(1):15-16] 。
【组成】
柴胡、栀子各10g,黄芩、川楝子、郁金各12g,川黄连6g , 重楼18g , 山豆根24g,丹参、白茅根、虎杖、土茯苓、赤芍各30g,当归、垂盆草各15g , 生牡蛎(先煎)60g 。儿童用药剂量酌减 。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 。
【功效】
清肝解毒 , 活血利湿 。主治乙型肝炎 。
【验案】
张某,男,35岁,司机,1997年12月20日初诊 。
主诉:两目白睛黄如橘子色半个月 。
检查:面部及身体皮肤均见黄染 , 困倦乏力 , 嗜卧无神,恶心,纳谷不香,小溲黄赤,胸闷不适,面色不华,舌苔黄腻,脉弦滑 。肝功能:TTT 12U,ALT 200U/L,TBIL 85μmol/L,DBIL 6μmol/L 。乙肝五项:HBsAg(+),HBeAg(+),抗-HBc(+) , 抗-HBe(-) , 抗-HBs(-) 。
中医诊断:阳黄(湿热壅结证) 。
西医诊断:急性乙型肝炎 。
治则:清肝解毒,活血利湿 。
方药:清肝解毒汤加减 。柴胡、栀子、黄芩各10g,郁金、川楝子、藿香、当归、八月札各15g,丹参、赤芍、土茯苓、白茅根、虎杖、垂盆草各30g,重楼18g,茵陈50g 。水煎服,每日1剂 。
二诊:连服14剂,黄疸退,呕吐止,乏力除,纳谷香,精神佳 。二诊减茵陈为10g , 去八月札、重楼、虎杖,加炒白术30g,蚂蚁10g 。
三诊:继服32剂,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乙肝五项:HBsAg、抗-HBc、HBeAg转为阴性 , 抗-HBe转阳 。3个月后再复查,乙肝五项指标正常,随访3年肝功能正常,能正常工作 。
【按语】
清肝解毒汤中虎杖、垂盆草、土茯苓、黄芩、白茅根清热解毒 , 利胆以退黄,既能抑制或清除乙肝病毒,又能降低血清转氨酶的活性 , 减轻肝细胞坏死 , 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丹参、赤芍、当归、生牡蛎活血化瘀以解毒退黄 , 具有软坚散结,祛瘀生新,改善肝内微循环,保护肝细胞的作用,还能清除自由基 , 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清除肝纤维化的诱发因素 , 增强胶原酶活性 , 促进胶原降解 , 从而阻断肝纤维化的进程;柴胡、郁金、川楝子疏肝理气而解毒;山豆根、黄连、重楼解毒退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