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木麻黄青枯病防治方法


木麻黄青枯病防治方法分布及危害:木麻黄(Casurinaequisetefolia)是东南沿海福建、广东、广西的重要海防树种 。 近年由于青枯病为害 , 造成大量死亡 , 影响海防建设 。 仅广东电白县1974年病重株达80~90% 。 五年生以上林木 , 保存率在50%以下 。 广东潮汕地区1969年台风过后 , 青枯病引起的死亡面积达4万多亩 。 广西省则普遍发生于北海合浦沿海 。

除木麻黄外 , 此病还发生在桉(Eucalyptus)树、柚木(Tectonagrandis)、蝴蝶果(Cleidiocarponcavaleriei)和油橄榄(Oleaeuropaea)上 。

症状:这种细菌性病害为害输导组织 。 被害株小枝黄化、稀疏、枯梢、根系腐烂 , 以及病株矮化 。 其树皮有溃疡斑 , 木质部变色 。 剖切后 , 流出乳黄粘液 。 苗木染病后立即致死 , 成年树能延长生命数年 。

病原:青枯病极毛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 , 短杆状 , 1.5~2.0μm×0.5~1μm , 端生鞭毛1~3根 , 革兰氏阴性反应 。 苯酚品红染色 , 仅两端着色 。 在牛肉胨琼脂培养基上 , 菌落圆形 , 初灰白 , 后转褐色 。 其生理生化反应与茄科青枯细菌相同 。 生长适温8~44℃ , 最适温度37℃ , 致死温度52℃ 。 生长酸度范围pH5.7~8.8 , 最适pH6.6 。 国内菌株 , 经形态、生化、血清、致病测定有数个菌系 。

发病规律:病原细菌寄主包括茄科植物与花生 。 施肥与人为活动可以传病 。 台风造成许多伤口 , 经雨滴传病 , 因此在7~9月台风暴雨后大发生 。 沙丘地和保水差的粗砂地病重 , 水位较高或低洼处 , 发病亦重 。 干旱导致树势衰弱 , 容易发病 。 病原细菌在土壤内能多年存活 , 并分布在土壤深度10~100mm处 。 病树所遗伐根土壤亦能成为病害来源 。

防治措施:选育抗病品种 。 抗病品系的小枝抽提物比茎皮层木质部或根的抽提物抑菌力高 。 其抑菌主要成分是黄酮类 。 中枝木麻黄较抗病 。 选好圃地 , 不在以前种茄科植物的土地育苗 。 严格检疫 , 防止病苗出圃 。 加强抚育 , 适施肥料 , 以促进生长 。 有条件的地方 , 干旱时引水灌溉 。 或淋海水后培土 , 对防治轻病株有效 。
【【方法】木麻黄青枯病防治方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