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谨防职业性化学中毒

本文转自:劳动报摘要:高温天气谨防职业性化学中毒 。
高温天气谨防职业性化学中毒
夏季高温酷暑下 , 一些职业病危害因素“趁虚而入” , 容易诱发多种职业病 。 此次 , 和大家聊聊一种夏季易发的职业病——职业性化学中毒 。
什么是职业性化学中毒?
职业性化学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 人体通过各种途径接触生产性毒物(或工作场所毒物)所引起的组织器官或系统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 。 炎炎夏日 , 由于温度升高 , 多种因素导致职业性化学中毒病发几率上升:液态有毒溶剂挥发增加 , 空气中有毒物浓度升高;空调房内通风不良 , 易导致有害气体蓄积 , 空气中有毒物浓度升高;个人防护用品佩戴的舒适度降低 , 工人穿戴服装减少、皮肤暴露增加 , 容易导致有毒物质经皮肤进入人体 , 引起中毒 。
如何防范职业性化学中毒?
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 主要有呼吸道、皮肤等 , 其中 , 呼吸道是最常见、最主要的途径 。 如何科学、有针对性地预防职业性化学中毒?
防范呼吸道吸入化学毒物 。 有机溶剂在工业企业中被广泛使用 , 而绝大部分有机溶剂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 , 高温季节有机溶剂挥发性将明显增强 , 使作用环境污染增加 , 加上天热后 , 工人佩戴防毒口罩等防护用品的自觉性降低 , 毒物容易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 导致职业中毒的发生 。
防范措施:有关单位应加强密闭通风 , 盛放有机溶剂的容器需要加盖 , 减少挥发 , 尽量降低作业场所有毒挥发物的浓度 。 同时 , 作业人员应坚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地下建筑的涂料施工等作业要特别注意通风 , 防止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
防范皮肤接触化学毒物 。 高温季节 , 由于作业工人所穿的服装减少 , 皮肤暴露明显增加 , 而且高温季节人体容易出汗 , 皮肤血管扩张 , 毒物可溶解于汗液中 , 更易通过皮肤进入人体 , 引起中毒 。
防范措施:各有关单位应设立淋浴等卫生设施 , 供作业人员下班后及时冲洗 , 而作业人员要坚持穿防护服 , 防护手套等 , 养成随时清洗的卫生习惯 , 减少有毒物质经皮肤进入人体 。
防范硫化氢、二氧化碳中毒 。 高温季节有机物腐蚀、氧化、呼吸将明显增加 , 容易产生硫化氢、二氧化碳的主要有下水道、污水池、腌菜池、造纸厂的制浆池等 。 较高浓度的硫化氢、二氧化碳都能使人在短时间昏迷 , 失去逃生能力 , 造成死亡 。
【高温天气谨防职业性化学中毒】防范措施:进入密闭、通风不良的地方要注意防范 , 进入之前 , 必须先采取机械通风措施加强通风 , 有条件的要先进行投氧气和毒物浓度检测 , 佩戴好符合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 在其他人员监护下方能进入 。 万一发生中毒事故 , 抢救人员必须在有效防护下施救 , 切忌盲目抢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