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不好怎么调理,心脏不好的十大表现( 二 )


十、海带:海带属于可溶性纤维, 比一般蔬菜纤维更容易被大肠分解吸收运用, 因此可以加速有害物质如胆固醇排出体外, 防止血栓和血液黏性增加, 预防动脉硬化 。
参考资料:

预防心脏病记住8点 :第一, 减肥 。 肥胖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体重的人, 特别是“苹果形”身材(腰臀肥胖)的人更危险 。 只要老人减肥3—5公斤, 心脏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 。 同时, 专家告诫较胖的老人, 不要指望自己一下子变成超级模特, 要通过平衡饮食和锻炼逐渐达到减肥的目的 。

第二, 少吃蛋黄 。 一个普通大小的蛋黄约含胆固醇200毫克 。 老人胆固醇较高的话, 一周最多只能吃两个蛋黄 。

第三, 多运动 。 每天适度运动20分钟, 可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30%, 快走的效果最好 。

第四, 戒烟 。 吸烟者患心脏病的比例是不吸烟者的两倍 。 研究发现, 戒烟2—3年后, 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降至与不吸烟者一样的水平 。

第五, 注意饮食 。 平时生活中坚持吃低脂肪食品, 如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等 。

第六, 适量饮酒 。 1周喝3—9杯酒为适量, 对心脏有好处 。 但要注意别贪杯, 因为饮酒过度会引发心脏病 。

第七, 当心糖尿病 。 有糖尿病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是其他人的4倍 。 因此, 老人要定期体检, 对糖尿病“早发现, 早治疗” 。

第八, 控制情绪 。 脾气暴躁, 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控制自己, 也容易诱发心脏病 。

大豆可降低心脏病风险.
大蒜能够预防心脏病

补充B族维生素可降低心脏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提醒一:多食素

很多人认为我们人类是食肉动物, 因为我们基本上天天吃肉 。 但是人类进化和人类历史研究却证明, 人类的身体结构及生理功能更像食草动物 。 大家一定觉得奇怪, 那么不妨看一下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比较 。

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身体结构的主要差异(表格)

食肉动物 食草动物

肢体有爪 无爪的手或蹄

牙齿锐利 平钝

肠短 长

饮水方式舔 饮

降体温方式喘气(无汗腺)出汗(有汗腺)

获取维生素方式 自身制造 从食物中得到

一比较就一目了然了——人类不像食肉动物而更像食草动物 。 虽然在长期适应自然的过程中, 人类逐渐成为杂食动物, 但食草动物的基本特性一直没有明显变化而保留至今 。 但是在近200年来, 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的食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人们开始远离素食和谷类食品, 摄入过多的肉类 。 与人类进化历史相比, 这种变化太快了, 以至与“食草”为特征的人类基因和生理功能无法适应以肉类食品为主的环境 。 这种不适应最终导致产生包括现代心脏病在内的许多新的疾病 。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 “经济发展→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心血管病流行”是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三部曲 。 最典型的例子是瑙鲁 。 瑙鲁原来是一个贫穷的小岛, 60年代末发现了稀有矿产, 这个国家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 没想到几年以后, 瑙鲁出现了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病大流行, 50岁以上的人群70%患有糖尿病, 成为世界之最, 政府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经济发展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物质可能 。 因此,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 心血管病流行虽然不能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却是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而得到的一种惩罚 。 如被西方国家视为垃圾的西式快餐, 富含高热量、高饱和脂肪酸, 现在却在我国广泛流行, 博得了不少孩子的青睐, 长此以往, 将严重影响健康 。 我们应该更多地效仿祖先, 多吃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淀粉、蔬菜和水果), 少吃动物性食物(鱼类除外), 尤其要少吃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多的食物, 远离麦当劳、肯德基类“不健康”食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