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名医简介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葛洪、孙思邈、钱乙、朱丹溪、李时珍、叶天士 。
 
· 扁鹊
战国时医学家 , 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 , 又号卢医 。 据人考证 , 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 , 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 。 善用“针石”、“服汤”、“熨”等治病 , 所著《扁鹊内经》、《外经》早佚 。 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 。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 , 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 , 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 。
 
· 华佗
字元化 , 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 东汉末医学家 , 精内、妇、儿、针灸各科 , 外科尤为擅长 , “麻沸散”的使用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 , 还发明了“五禽戏” 。 据人考证 , 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 , 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 。 这考证很可疑 。 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 , 而犹有壮容 , 时人以为仙”的记载 。 据此 , 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 。 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 , 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 。 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 , 庙里的一副对联 , 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 总结了华佗的一生:“医者刳腹 , 实别开岐圣门庭 , 谁知狱吏庸才 , 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 , 岂屑侍奸雄左右 , 独憾史臣曲笔 , 反将厌事谤千秋 。
 
· 张仲景
名机 , 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 , 约生于东汉和平一年(150年) , 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 东汉医学家 , 辞官业医 , 博采众方 , 著《伤寒杂病论》 。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 , 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 , 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 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 因此 , 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 , 故有“医圣者 , 即医中之尧舜也 , 荣膺此誉者 , 唯仲景先师 。 ”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读了《伤寒论》后喜曰:“此真活人也” 。 南北朝时陶弘景说:“惟仲景一方 , 最为众方之祖” 。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 。 可见张仲景医方的宝贵 。 《伤寒论》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 , 也是医家必读 。
 
· 皇甫谧
字士安 , 小时名静 , 晚年自称玄晏先生 。 魏晋医学家 。 西晋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县朝那镇)人 。 著名医家 , 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 , 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炙学成就 , 在针灸学史上 , 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 另著有《帝王世纪》等 。
 
· 葛洪
字稚川 , 号抱朴子 , 人称“葛仙翁” , 西晋思想家、医药学家 。 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 。 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 , 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三六三年) 。 晚年 , 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 , 既炼丹、采药 , 又从事著述 , 直至去世 。 他还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学家 , 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 , 在文学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 。 他的著作 , 约有五百三十卷 。 不过 , 大多已经散佚 , 流传至今的 , 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葛洪的医学著作 , 据史籍记载 , 尚有《金匮药方》一百卷 , 《神仙服食方》十卷 , 《服食方》四卷 , 《玉函煎方》五卷 。

推荐阅读